在二樓大廳聽了好一會兒周姓女導遊對於名畫的導覽,保存《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間畫室的工作人員終於通知我們這團,可以入內參觀了。
15號展間是維梅爾作品的殿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並非傳統的肖像畫,而是屬於「特寫肖像」的一種,也就是所謂的「Tronie」。這種畫法強調人物表情和心理狀態,讓畫作更具生命力。
維梅爾的畫筆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她明亮的大眼、藍色頭巾和珍珠耳環,成為了一道永恆的風景。柔和的光線從左側斜灑而下,為她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特寫肖像」的傑作,就這樣靜靜地佇立在畫布上,散發著迷人的光彩,令人不禁沉醉於她那神秘的美麗之中,難怪被稱為「荷蘭蒙娜麗莎」。
9號展間大多數是展出林布蘭晚期作品,展現了這位藝術家在晚年所達到的藝術高度。鬆散、輕快的筆觸,不僅為他的作品增添了獨特的韻味,更能看出一位藝術家對生命的深刻思考。
畫家 Hendrick ter Brugghen 擅長運用明暗對比和戲劇性的光影效果,使畫作充滿動感和張力。《彼得的釋放》這幅作品是荷蘭黃金時代的典型代表,展現了當時藝術家對宗教題材的獨特詮釋。
1632年,林布蘭接獲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協會的委託,為一次解剖課留下珍貴的紀錄。這幅《杜普醫師的解剖學課》不僅是一幅肖像畫,更是一份歷史文件,記錄了當時醫學教育的場景。畫中,杜爾普醫師正講解著手部的解剖,而學生們則聚精會神地聆聽。林布蘭以精湛的技藝,將這一瞬間定格在畫布上,成為後人研究17世紀荷蘭社會的珍貴資料。
這幅自畫像是林布蘭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也就是 1669 年所繪製的。根據展牌的介紹,這可能是林布蘭最後一幅自畫像。林布蘭透過厚重的顏料堆疊,營造出人物肌膚的立體感和真實感。
《一位老人的肖像》這幅畫是林布蘭晚期的一幅肖像畫,他以細膩的筆觸和深沉的色彩描繪了一位老人的面容。林布蘭擅長捕捉人物內心的情感,在這幅畫中,他通過對老人皺紋、眼神和表情的刻畫,表現出老人的智慧、滄桑和內心的豐富。這幅畫作是林布蘭肖像畫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他晚期藝術風格的獨特魅力。
這幅靜物畫描繪了一個擺放在桌上的花瓶,瓶中插滿了各式各樣的鮮花,包括鬱金香、玫瑰、康乃馨等。畫家運用精湛的技巧,將花朵的色彩、質感和光影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幅畫作是荷蘭黃金時代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代表作之一,名為《伊甸園》。這幅畫描繪了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的情景,他們被上帝創造出來,生活在一個充滿了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完美世界裡。這幅畫的宗教寓意非常豐富,它不僅描繪了人類的起源,還暗示了原罪的產生。
這幅畫描繪了義大利鄉村的風景,畫家 Karel Dujardin 擅長描繪風景畫,他以細膩的筆觸和精準的光影效果,將義大利的鄉村風光表現得栩栩如生。
卡雷爾·法布里蒂烏斯是林布蘭的學生,雖然他的作品數量不多,但卻被認為是荷蘭黃金時代最具才華的畫家,他的作品以精緻的細節和對光影的巧妙運用而著稱。《金翅雀》(The Goldfinch)畫中描繪了一隻金翅雀停棲在一個小桌子上,牠的爪子抓住一個小碗的邊緣。法布里蒂烏斯以精湛的技巧描繪了金翅雀的羽毛質感和色彩,以及小桌上的光影變化,展現了極高的繪畫功力。
這幅畫描繪了一幅家庭場景,畫家藉此呈現了荷蘭諺語「Soo voer gesongen, soo na gepepen」,意思是「長輩怎麼做,年輕人就怎麼學」。
周姓女導遊解釋,Jan Steen 是一位擅長描繪風俗畫的畫家,他的作品常常充滿了幽默和諷刺意味,對人物表情和動作的刻畫非常細膩,能夠生動地展現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此外,Steen 還非常擅長描繪各種材質,例如畫中的瓷器、衣物等。
這幅畫作是荷蘭黃金時代畫家保羅·波特(Paulus Potter)的代表作之一,名為《公牛》(The Bull)。這幅畫描繪了一頭雄壯的公牛和周圍的動物,畫面充滿了寧靜祥和的氣氛。
公牛在西方文化中常常被視為力量和豐饒的象徵,這幅畫也蘊含著這樣的寓意。保羅·波特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一位重要畫家,他擅長描繪動物畫。波特的動物畫以其精緻的細節和逼真的形象而著稱,被譽為荷蘭動物畫的代表人物。
這幅畫作描繪的是一位名叫 Catharina Belgica 的女性肖像。畫家 Jan Anthonisz van Ravesteyn 以細膩的筆觸和精準的色彩,將這位女性的形象生動地呈現在畫布上。畫中人物的服飾、表情和神態都透露著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物個性。
Jan Davidsz de Heem 是荷蘭黃金時代的一位重要靜物畫家,他以描繪靜物畫,尤其是花卉靜物畫而聞名。他的作品以色彩豐富、細節精緻、構圖嚴謹而著稱。這幅畫作描繪的是一個盛滿各種鮮花的花瓶,花朵種類繁多,色彩鮮豔,背景則相對簡單,突出了花卉的細緻之美。
這位年輕女老師拿著老鼠手偶,用俏皮的聲調,以我們聽不懂的荷蘭語向這群小朋友們解說著各幅名畫,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完全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
這幅畫描繪了一位大約三歲的小女孩坐在高腳椅旁的場景。小女孩穿著華麗的服飾,戴著金飾,顯然來自富裕家庭。她的父母甚至請了林布蘭最優秀的學生之一Govert Flinck 來為她繪製肖像。高腳椅上的糖果來自巴西,暗示了荷蘭的殖民活動。這幅畫不僅僅是一幅肖像畫,它還反映了當時荷蘭社會的階級差異和殖民主義的影響。
一個多小時後,周姓女導遊在團員們意猶未盡的目光下結束了這場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導覽活動,開心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真跡的Neo和Medea,現在要去買些紀念品。
Neo和Medea在11:20進入紀念品店,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紀念品店絕對是藝術愛好者的天堂,這間紀念品店裡販售許多與館內珍藏名畫相關的獨家商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維梅爾的經典畫作是美術館的鎮館之寶,因此店內有各式各樣的相關商品,從明信片、複製畫到造型可愛的文具,應有盡有。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紀念品店將經典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與荷蘭國民萌物米飛兔結合,創造出這款獨一無二的商品。米飛兔戴著藍色頭巾,配上珍珠耳環,完美地重現了維梅爾畫作中的經典形象。
金翅雀在當時的歐洲文化中象徵著忠誠和美麗,也常被視為靈魂的象徵。Medea很喜歡卡雷爾·法布里蒂烏斯的這幅畫作的細膩筆法。
戴著藍色頭巾和珍珠耳環的黃髮鴨子,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個結合藝術與可愛的創意商品,不僅讓藝術變得更親民,也讓鴨子多了份高雅的氣質。
這是《花瓶》靜物畫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磁磚,《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磁磚沒標價,而小幅的《花瓶》靜物畫是165歐元(5775台幣),大幅的是480歐元(16800台幣)。
逛了好一陣子,最後Neo和Medea決定只買最喜愛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相關紀念品,Neo右手拿的是Medea常用的購物袋,左手拿的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米飛兔。
兩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相關紀念品一共是57.4歐元(2009台幣),領隊Apple覺得太貴了,但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再貴也是要買回家,看著也高興。
將護照拿給這位負責結帳的老太太後,她找錢的功力不太好,必須對照著螢幕上顯示的歐元,才知道要怎麼找錢,我們了解西方人往往在找錢上有數學計算困難。不過她笑容滿面,服務態度極佳。
結完帳後,Medea拿著兩樣戰利品,笑呵呵的坐在紀念品店外的木椅上整理零錢並收好護照,這趟行程買到梵谷《夜晚的露天咖啡座》和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相關紀念品,讓超愛這兩幅畫的Medea笑到合不攏嘴。
因為超過50歐元,因此老太太店員給了Neo一張自填退稅單,填完後在阿姆斯特丹機場寄出即可退稅。現在不急著填退稅單,Neo和Medea離開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後,要去逛逛海牙市區和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