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500470

午餐之後有兩個行程,先去封閉400多年,,在市區地佔兩公頃,並有城中之城美稱的聖卡達利娜修道院參觀,再去博物館看冰封木乃伊胡安尼塔(Juanita)。

P1500472

聖卡達利娜修道院與冰封木乃伊博物館都在市中心,從餐廳步行過去不到十分鐘就能走到,阿雷基帕的車子比利馬少多了,過馬路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P1500473

舊城區建築與街道採棋盤式規劃,武器廣場位居中心,只要記清楚方位,就能在市中心暢通無阻,隨意穿梭。

P1500474

在女導遊領路下,一行人很快的來到聖卡達利娜修道院,從這張掛在石壁上的修道院地圖,可看出面積與格局都非常大。

P1500475

從簡單樸實的修道院入口走進來後,女導遊先去幫大家買票,門票一張是40索爾,將近400台幣,在當地算是高價門票。

P1500477

聖卡達利娜修道院於1580年由一位富裕且無子的寡婦Maria de Guzman創辦,修道院周圍築起高牆,與外界隔絶,直到1970年才開放。

P1500478

聖卡達利娜修道院在舊城區的廣場附近佔地大約兩公頃,裡面有自己的街道、房子、墓園等,這也是修道院被旅遊書籍形容成城中之城[A city within a city]的原因。

P1500480

修道院信仰天主教,這裡以假人模擬了"最後的晚餐"那幅名畫,我們後來去Iglesia de la Compania de Jesus教堂看了另一幅耶穌與十二門徒的 “最後的晚餐” 壁畫,主菜是一隻天竺鼠,非常貼切秘魯日常生活,這次行程會吃到一次天竺鼠肉。

P1500481 

修道院裡並不是每個地方都這麼豪華氣派,不為人知的陰暗面在展現於世人面前後,更是令人驚訝與感嘆當時修女們的生活。

P1500485

女兒一旦成為修女後,意謂著就是侍奉上帝的侍妾,即使是親友來探訪,也不能與這些世俗者見面、接觸,只能在這個狹長陰暗的接待室中,隔著這種木頭柵窗,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與前來會面的親人交談,比探監還不如。

P1500483

跟當兵時的懇親日或去監獄探監時一樣,親人們總會攜帶些食物、用品前來修道院,但食物、用品也不能親手交給成為修女的女兒,只能用這個轉盤將食物、用品交給這輩子再也不能見面的女兒。

P1500486

走出陰鬱壓抑的接待室,接著來到這個鮮艷的橘紅色<靜默>庭院,四周是拱廊,上方有精美的宗教壁畫,這裡的感覺就好得多。

P1500487

修道院以橘色、白色、藍色來劃分區塊,早期進入修道院的修女要先看看能不能適應隔離且封閉的生活,如果能適應,就可以留下來終身侍奉上帝,如果不能適應,就必須離開而使家族蒙羞,最初幾年就是在這白色的<見習>庭院生活。

P1500491

女導遊站在見習庭院中跟大家講解修道院的過往歷史:寡婦Maria de Guzman創辦了修道院後,專門收留當時西班牙上流社會的千金小姐。

P1500492

當時的社會習俗是規定每戶人家的次子或次女都必須強迫性的獻身宗教,所以這種輕鬆自在的修道院生活成了富家次女們的最好選擇。

P1500488

獲選進入修道院的修女條件可不低,她們不僅來自於西班牙貴族,還得附上相當於今日15萬美元和25項的指定物,給上帝與修道院的嫁妝越多,越有機會進入唱詩班和擔任例行性朗誦詩文的肥缺。

P1500493

貴婦修女在修道院裡的生活超涼超爽,由貧窮寡婦的兒女負責提供她們生活所需,而每位修女也約有3位僕人隨伺在側,讓千金修女們在修道院裡過著豪奢生活,全盛時期共有450人住在修道院裡,但只有三分之一是修女,其餘全是僕人。

P1500497

見習庭院裡有一大棵金雞納樹,金雞納樹上長了秘魯國花-印加聖花,金雞納樹的樹皮能提煉奎寧供治療瘧疾使用,這次Medea的美甲圖案其中有一個就是印加聖花。

P1500498

有團員對著金雞納樹上白白這一坨東西指指點點,卻猜不出是什麼,後來女導遊來為大家解答,原來這是蜂鳥的鳥巢。

P1500500

接下來來到藍色的<橘子樹>庭院,三根綠色十字架代表耶酥的受難,在藍色庭院居住的修女,生活奢華度遠勝橘色與白色庭院。

P1500502

這個De Profundis是停放過世修女靈柩的地方,修道院會請畫家在24小時內完成逝者遺像,下方這台就是靈車,修道院內一共有13幅閉眼死去修女的遺像。

P1500503

雖然南美洲現在是冬天,但阿雷基帕氣候乾燥,一年到頭幾乎都是大晴天,所以修道院庭園中總是保持春暖花開的景象。

P1500504

繼續來到這間大堂,大堂左右的玻璃櫃中陳列了當時貴族千金修女們使用的奢豪器具,這個大堂在當時是醫院,由一位英國醫生負責診療。

P1500505

靠牆而立的這個紅色鐵箱是當年的郵筒,生活在修道院裡的修女雖然衣食無虞,但最大的缺點就是再也不能和親人們見面,只能以寄信方式向家人傾訴思念之情。

P1500506

在醫院旁邊是當年千金修女住的房間,整體以石頭建成,有錢的修女就能住獨居房,並由僕人侍奉,雖然以現在的眼光看來毫不為奇,但在當時卻是五星級套房了。

P1500507

寬敞的石室裡居然還附設了一個大廚房,千金修女每日三餐都由僕人負責烹飪美食佳餚,十幾歲的小女孩就能享受這樣的待遇,比很多現代人的命還好。

P1500509

修道院中一共有六條以西班牙城市命名的街道:Calle Malaga馬拉加、Calle Cordova哥多華、Calle Toledo托雷多、Calle Burgos布爾格斯、Calle Sevilla塞維亞、Calle Granada格拉納達,Calle是西班牙文中街道的意思。

P1500510

一整排白色粉牆建築,以大量的盆栽與窗欞點綴,完全就是西班牙安達魯西亞高原上的風格,讓Neo和Medea不由得懷念起西班牙之旅。

P1500511

穿梭在以西班牙城市命名的街道裡,看著這些西班牙風格建築,腦海不斷浮現七年前西班牙之旅的美好,在此深深感謝行健旅遊的領隊廖先生,帶給Neo和Medea無比美好的旅遊回憶。

P1500512 

貴族生活式的城中城修道院持續了近3百年,期間傳聞不斷,甚至有修女生了小孩的流言,直到1871年,才由Sister Josefa Cadena修女進行全面整頓,解散了奴隸和僕人,把那些珍貴嫁妝送回西班牙,並給了貴族修女兩個選擇: 安分留下或乾脆離開。1960年代,修道院在2次大地震中受損嚴重,在兩大組織的協助下慢慢復原,最後開始對外開放參觀。

P1500513

開放參觀後的聖卡達利娜修道院讓遊客們趨之若鶩,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當作雜誌上的拍攝背景,絕對秒殺攝影師的記憶卡,在善於攝影的香港團員的鏡頭下,Neo和Medea也在浪漫的修女居住的西班牙街道中留下了甜蜜合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dea 的頭像
    Medea

    藝術季節

    Med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