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點離開洲際飯店時,原本下得頗大的雨勢已停息。讓拉著行李前往遊輪航站的Neo和Medea鬆了一口氣,昨天Neo在大太陽下推著行李走這條上坡路時喘到不行,現在是微冷的天氣,加上是下坡路,走起來輕鬆愉快。
下坡路走到底再過馬路,三分鐘後,Neo和Medea來到了環型碼頭Circular Quay,遠方那艘龐大遊輪,不就是我們要去搭乘的海洋航行者號嗎?終於見面了!
剛才我們就是走那條下坡路下來環型碼頭的,強力推薦來雪梨玩的朋友入住那間離環型碼頭距離近,品質超棒的雪梨洲際飯店Intercontinental Sydney,絕對能給你賓至如歸的感受喔!
沿著環型碼頭走向海洋航行者號,Neo和Medea要提早去辦理登船手續,雖然是陰天,,依然難掩以雪梨港灣大橋為背景的海洋航行者號其美麗與風采。
從這條路向前直走,就能抵達辦理登船手續的航站,站在這兒正好可以一起將雪梨歌劇院及海洋航行者號拍進來,好多遊客和路人都在這裡照相。
可是好景不常,正當Neo和Medea拍得興高采烈時,天空突然又下起雨來,而且雨勢還不小,只好連忙推著行李奔向遊輪航站。
前面就是遊輪航站了,在雪梨搭遊輪很方便,不用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從環型碼頭附近的飯店,以步行方式即可到達航站。
住的艙房等級愈高,就能愈早登船享受,Neo和Medea是第二梯次12:00登船,進航站後再排一下隊,就到了我們的預定登船時間,時間算得剛剛好,甚至還提早了一點點。
已經有不少遊輪乘客拉著行李箱進遊輪航站了,先將貼上行李條的大件行李交給工作人員,就能輕鬆拿著手提行李登船,大行李箱在下午就會送進房間。
把登船文件和護照都先拿在手上,現在要搭手扶梯上二樓,辦理登船手續的櫃檯就在那兒,不用擔心迷路,先看看其他旅客怎麼走,跟在後面排隊通常都不會錯。
一上到二樓就看到很多人在排隊,十幾個櫃檯都在忙碌中,第六次搭乘遠洋遊輪的Neo和Medea看到這熟悉的場景,立時流露出會心的微笑,又要搭遊輪了呢!
皇家加勒比台灣總代理的業務告訴Neo,這趟航班是客滿的,本以為會排隊排到天荒地老,但在現場看來,人潮分流起了效用,雖然仍要排隊,但看來不需要排太久。
在排隊入口處的一位小姐發給每個人一張健康狀況自我檢核表,先填上艙房號碼和日期,再看看自己有沒有表格上列出的傳染病,然後再簽好名,等到了櫃檯時再繳回,身強體健的Neo和Medea當然全都沒問題。
在二樓廁所附近設置了旅客緊急事務處,要是臨時需要任何文件,這裡有電腦和印表機可以即時印出登船所需資料,不過最好別用到這裡。
11:15進入遊輪航站後,排了大約半小時,就輪到Neo和Medea辦理登船手續了,身邊所有遊客全都洋溢著笑容輕聲談笑,流露出即將登船的愉悅。
在櫃檯拿出護照、船票、信用卡,所有手續在台灣時已由台灣總代理代勞,所以很順利的在12:00就拿到船卡完成登船手續,以前去美國搭遊輪時,櫃檯小姐通常是中年婦女或老奶奶、老爺爺,但這裡卻有好幾個看起來像國、高中生的小妹在替旅客辦理登船,只是很多程序她們都不太熟,常要資深主管來幫忙解圍,可能是船公司在訓練接班後輩。
上面那兩張就是Neo和Medea在海洋航行者號的船卡,船卡在遊輪上具有身份證、消費信用卡和房卡三種功能,絕對要妥善保管,下面這兩張是澳洲出境卡,格式跟昨天在飛機上填寫的入境卡差不多,但簡單了不少。
拿到船卡和出境卡後還不能立刻進船,再搭另一個手扶梯上樓後,要先在這個休息區喝杯水並填寫出境卡,時時會有工作人員巡邏協助。
Neo先詢問了上張照片那位年輕男工作人員幾個填寫出境卡的問題,再經由一位老媽媽工作人員檢查,喝杯冰檸檬水後,就可以過海關上船了。
剛才在二樓辦理登船手續的是船公司的櫃檯人員,但在三樓這裡檢查護照及收出境卡的櫃檯是澳洲政府海關人員,在這裡用不到船卡,但隨身行李要經過掃瞄,跟搭飛機前的情況一樣。
順利通過海關檢查後,Neo和Medea在12:15終於踏上通往海洋航行者號的空橋,第六次的遊輪之旅就此展開,開心極了!
以往在波斯灣、阿拉斯加、加勒比海的港口登船時,港口往往停了數艘巨型遊輪,但雪梨環型碼頭腹地較小,一次只能停一艘遊輪。
Medea拉著阿紫,帶著笑容快步走過空橋,無論搭過幾次遊輪,熱愛遊輪的心不曾淡化,對遊輪的熱情卻是與日俱增,好喜歡遊輪旅遊啊!
Neo和Medea在12:17成功踏上皇家加勒比海洋航行者號,為自己的遊輪經驗再拓展出一個新的里程碑,在這裡會有工作人員指引,可由船首或船尾入口進船。
原本一位男工作人員要我們走船頭進船,但Neo告訴他我們想先去餐廳吃午飯,所以就改走船尾入口,按照慣例,會有攝影師幫旅客拍攝登船紀念照,我們在這裡遇到一位親切友善的中國籍女攝影師李萍,年紀輕輕的她替Neo和Medea拍完照後,笑著告訴我們在船上如果想拍照就找她,日後我們也真的再去找她拍照,Medea也跟她拍了合照。
看看這個標誌,不就是Medea大拇指藝術指甲上的皇家加勒比船隊logo嗎?上面的皇冠和下面的船錨,結合出完美的圖案,這可是Neo和Medea第一次搭乘皇家加勒比Royal Caribbean的遊輪呢!
Neo和Medea前五次遊輪旅遊分別搭乘了歌詩達Costa、兩次公主Princess、一次嘉年華Carvinal、一次迪士尼Disney,現在即將展開全新的皇家加勒比Royal Caribbean體驗,心中充滿無限期待!
深吸一口氣踏入海洋航行者號,望著眼前金碧輝煌的挑高大廳和酒吧,頓時生出一種既新奇又熟悉的感受,新奇的是這是我們沒搭過的船,熟悉的是這才是我們熱愛的遊輪啊!
雖然在網路上研究過多次海洋航行者號的平面圖和船上資料,但初初上船,遊輪就像個奢華的巨大迷宮,等著我們去探索,不急著立刻按圖索驥,Neo和Medea從現在起整整有13天12夜來認識這艘船呢!
這幾部透明電梯正面著遊輪中央的挑高大廳,海洋航行者號上的電梯全都是透明面板,讓乘客在搭電梯時也能欣賞遊輪內各個角度的美麗。
透過牆上的指示牌及Neo身旁的螢幕,Neo和Medea得知現在是在第四層甲板,這種觸控式螢幕在船上到處都有,找個時間再來研究一下。
我們的Superior Ocean View Stateroom with Balcony高級陽台艙是在九樓,雖然辦理登船手續的櫃檯小姐告訴我們下午一點半才能進艙房,但Neo和Medea仍想碰碰運氣,去九樓看看能不能進艙房了。
隨著電梯內熟悉的電子聲"Deck 9. Door's opening."響起,Neo和Medea來到了九樓,我們的房間就在這層樓,好想知道要住十二晚的小窩是長什麼樣子?!
海洋航行者號的內部結構非常特殊,從三樓到九樓全部挑高,站在九樓走道,能將皇家大道與寬廣中庭一覽無遺。
牆上的指示牌列出了各樓層的設施分布,從一樓到十五樓,每一層各有不同的設備,現在一切都很陌生,想去哪裡都必須找一下指示牌,等找到我們的艙房後,要再去十一樓的帆船自助餐廳吃午飯。
果然,九樓走道兩側通往艙房的通道都被封住了,上面還用英文、簡體中文、韓文、日文寫著下午一點開放入房,請乘客先去享用遊輪公共設施。好吧~吃飽飯再回來好了。
進不去房間,那就先來研究一下這個觸控螢幕好了,點一下What to do right now(現在能做什麼?),螢幕就會列出各個時段的活動節目表,現在快十二點半了,能做的應該是去吃午餐吧!
除了最上面的What to do right now(現在能做什麼?),下方的STATERROOM FINDER(尋找艙房)、RESTROOM FINDER(尋找洗手間)、CRUISE COMPASS(今日遊輪指南)、VENUES AROUND THE SHIP(遊輪大型活動場地)、DINING(餐廳介紹)等,各有各的妙用,英文不太好的人,要記得在手機裡先下載好英漢字典。
肚子有點餓了,Neo先點了What to do right now(現在能做什麼?)大略瀏覽一下後,決定先去十一樓吃午飯,有空再來研究這個方便又實用的觸控螢幕,去看看十一樓帆船自助餐廳有什麼好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