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兩人一組由一位村民接待,分別去參觀村民住的牛糞屋,牛是草食性動物,乾燥後的牛糞很乾淨,而且具黏著性,所以馬賽人將隨手可得的牛糞拿來作為房屋的基底,十分環保。
整個馬賽村莊裡都是這種牛糞屋,格局都相同,幾名小孩、婦人站在這間屋子外迎接Neo和Medea,參觀別人的房子要有禮貌,因此Medea先送上伴手禮巧克力,才跟著屋主入內。
跟著這位接待我們的男主人進入他家後,男主人熟門熟路的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中坐了下來,原本在錄影的Neo什麼都錄不到,只能先關機,依循男主人的指示跟Medea一起坐在他對面,這張是打了閃光燈的照片。
整間牛糞屋非常低矮狹窄,一站直就會撞到頭,我們的身後就是全家人一起睡的通舖,這些就幾乎是全部的家當了。
靠牆處放了一個在當時看不出來是什麼的東西,Neo用英文問了男主人後,得到的回答是女人平時使用的籃子,Alice在進村前說,全村只有代表會說英文,可是這位男主人的英文溜得很,口音也很正確,該不會出國留學過吧?
牛糞屋的主體結構為木柴,再用藤蔓捆住固定,完全跟原始人的生活一樣,只是地上多了幾個髒髒的塑膠桶,家裡裝潢講究的Neo和Medea難以置信人類居然可以生活在這種環境中。
別說瓦斯爐,牛糞屋裡連個灶都沒有,直接就將柴枝堆置在地上燒柴煮食,從小養尊處優的Neo和Medea再次大開眼界,卻也暗自感嘆命運的不同。
在冷風刺骨的曠野生存下去所依賴的法寶之一就是這個位於屋內永不熄火的篝火了,不過也因此屋內充斥著炭火味,衣服一下子就都是烤肉時的味道,附加的效果大概就是防蚊蟲吧?
男主人主動從Neo手中接過相機替我們合照,連教都不用教,看來他真的不是普通的原住民,英文佳,又懂相機科技,如此人才怎麼願意屈就在這種地方?
除了鮮艷的衣著、手環,馬賽人無論男女,在15歲時就會打耳洞,並飾以耳墜,這耳洞可不是普通的大,在台灣是見不到有人穿這種耳洞的。
他對自己的耳洞也很好奇,Neo替他特寫了耳朵後,他立刻接過相機去看,還發出"啊~"的恍然大悟讚嘆聲,這麼大的耳洞或許台灣人無法接受,但不得不說,這耳墜確實很有特色。
在屋內停留了十幾分鐘後,男主人站起身帶著我們出去,兩隻小孩子的鞋子散落在地上,也許在這個我們難以想像的窮困環境中,馬賽人仍有屬於他們的童真、快樂。
在屋子裡走路要很小心,唯一的照明就是這個門口傳入的光線,男主人已站在外面等我們,接著還有其他村內行程。
參觀馬賽人牛糞屋的時間雖不長,但卻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也體會到了很多,所謂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Neo在走出牛糞屋的大門時,不僅要低頭,甚至要將整個身體都蹲下來才不至撞到頭,身高跟Neo差不多的馬賽男人每天這樣進出,不覺得辛苦嗎?
在每座牛糞屋前,都是各家自己手工製作的飾品,在村子中心剛好圍成一個大圓,接下來的行程,就是推銷時間了。
還記得在猴麵包樹下,一位被司機Vincent嚇跑的攤販賣三條項鍊四美金嗎?這裡可就厲害了,三條類似的項鍊直接開價40美金!
雖然很想幫助這些馬賽原住民,但十倍的價格實在離譜,後來也知道沒有任何團員買,看了三分鐘左右,大家又再進行下一個行程了。
男主人帶我們穿過一道籬笆,走向前方這間小木屋,在馬賽村的最後一個行程,就是參觀這間村裡的幼稚園。
進去幼稚園後,好多小朋友都在這間簡陋的教室裡歡迎我們,站在旁邊的這位是幼稚園的女老師,她的背上還背了個小娃娃。
黑板上已事先用粉筆寫滿了英文字母大小寫和阿拉伯數字,可是仔細想想,黑板應該算是道具而不是真正上課的真實筆記,哪有學生一堂課同時上英文和數學?
小朋友們應該很熟悉觀光客來參觀了,一點也不怕生,全都熱情活潑的展現笑容,而且又很守規矩,頂多只是站起身來,沒人走向前來,留給我們很大的空間。
在老師的桌子前擺了這個箱子,上面寫著"捐助給學校",這些小孩的確很需要幫助,但捐物資,會比捐錢來得實際,比較能真正用在小孩身上。
很多傳統馬賽人都不願意去正規學校讀書,只想留在村子裡的這種學校,是因為不想傳統馬賽文化被世俗所改變,或許那位英文佳,又會用相機的男主人也是抱持如此想法。
Neo、Medea和一些團員紛紛拿出零食、文具等物資出來捐助給小朋友,這裡也有規矩,物資只能先集中放在老師的桌上,不能直接發給小孩,這樣很好,才能保持小孩的秩序。
有了去過埃及跟吳哥窟的經驗,Neo和Medea很清楚該捐些什麼物資給小朋友,Medea把整包巧克力跟文具放到老師桌上,希望小朋友會喜歡。
其實巧克力孩子都喜歡,但卻會害他們蛆牙,最好是捐牙膏牙刷,但實際上又有困難,畢竟我們是觀光客,不是專業的救助團體,所以只能盡力而為,唉~比起這些小孩,台灣的學生幸福太多太多。
小朋友們一起大聲合唱坦尚尼亞迎賓歌來歡迎我們,這首歌非常動聽,Neo全程錄了下來,我們又再次拿出國旗與小朋友合照,台灣的愛心在坦尚尼亞依然綻放!
停留在幼稚園的時間只有二十分鐘左右,然後那首歌的旋律,卻不斷迴盪在腦海中,希望這些小朋友未來長大後,能有能力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Neo在牛糞屋外看到這個趴在地上,滿臉淚水和蒼蠅的小孩,不禁嘆了一口氣望向Medea,Medea了解Neo的意思,我們家托托是小狗,卻連牛肉、冰淇淋、蛋糕吃到都會挑嘴,每次我們從世界各地回台灣時,更會帶給托托各國小零嘴,總是被家人捧在手掌心呵護;而這個小孩雖然身為人類,卻不知道有沒有吃飽過,連趴在地上滿臉蒼蠅都沒人理,一股悲憫之意油然而生,感嘆再三。
離開村子前,最後見到這位馬賽婦女斜倚著牆,專心編織著飾品,這些飾品很吸引人,如果不是價格開太離譜,我們其實會想買來幫助他們,希望單純的馬賽之心別被金錢利益所矇蔽。
從4:20待到5:20,在坦尚尼亞馬賽村莊停留的這一個小時,Neo和Medea有深刻的體會,並也更惜福,祝福馬賽人,能保有更多原始的純真。
坐上吉普車,花了二十分鐘按原路返回飯店,在七點半晚餐前,都是各自的自由活動時間,Alice提醒大家,別忘了七點在酒吧前有表演。
回房間前,又去紀念品店逛逛,這位男店員好奇的打開Medea畫的海報,不斷讚嘆這簡直是藝術,呵呵~真是過獎了,Medea只是塗塗鴉,讓自己開心而已。
回房休息並整理照片後,Neo和Medea到餐廳時表演早就開始了,表演者看到Neo湊近拍照,還拉過Neo一起同樂,超high的啦~
非洲人非常具有音樂細胞,身體任意搖擺就是渾然天成的節奏,樂器隨意敲打便像天籟,非洲式搖滾,此刻正在眼前熱情上演。
音樂表演結束後,還有一連串馬賽舞蹈表演,看得大家嘆為觀止,這位主持人間歇串場,說明下段表演節目的重點及感謝來賓。
所有的住客都坐在沙發上觀賞我們下午在馬賽村看過的舞蹈,酒吧光線昏暗,照片大多都模糊掉了,不過還好有錄影檔,大家可以在放上來後欣賞一下。
很快就到了七點半的用餐時間,看完表演的住客們紛紛上樓準備享用晚餐,大家按照Alice的分配,先找到屬於自己的座位。
今天中午吃得晚,當時餐廳裡只有我們這一團,但晚餐時可就不同了,整個飯店的房客全都聚集在餐廳,一起排隊拿Buffet的食物。
餐廳裡的客人來自四面八方,有歐洲人,有中國人,有香港人,還有一團是理想旅遊的團,在餐廳裡,完全感覺不出此時身在坦尚尼亞這麼遙遠的國家。
晚餐的菜色遠比午餐豐富,取餐的餐廳雖然一樣是前後兩張,但食物種類卻多了許多,而且每一樣看起來都好好吃呢!
瞧瞧~光是甜點區就有這麼多一層又一層,一盤又一盤的美味甜點,更別說此時已被擠得水泄不通的主食區了,在非洲怎麼每天都吃這麼好?
被滿桌食物勾引得口水直吞的Neo火速將餐檯上的食物都照下來後,立刻回去找Medea一起來拿晚餐,好好的來祭祭五臟廟。
連團員都看出Neo取食的偏好,一定先拿一盤甜點,之後才拿主菜,呵呵~太愛吃甜食了嘛!下方的香蕉派微微酸甜,一塊塊香蕉真材實料,玻璃杯裝的是不甜膩的巧克力杏仁凍,以前從沒吃過這種甜食,但真的很棒,巧克力慕絲和蛋糕甜味不明顯,但有如海洋般濃郁,上方的花生派香脆可口,熱熱的烤布丁有別緻的英式風味,啊~吃完這盤甜點,今晚又能掛著滿足的微笑入夢了。
湯品一樣是二選一,不過Neo和Medea都點了這道火雞肉湯,沒點跟中午一樣重覆的綠蔬菜濃湯,另一道南瓜濃湯甘醇無比,深深被它的鮮甜深深吸引。
主菜我們也都點了東非牛肉,吃起來有點像台灣燒肉店吃的骰子牛肉,雖然初入口偏鹹,但愈嚼愈香,濃濃炭烤味不斷滲入鼻腔,搭配酸辣調味的洋蔥蕃茄片一同入口,說不出的美妙呀!
Neo和Medea八點出頭就最先吃完晚餐離開餐廳,走回房間後,只見服務生已將床單舖好,火山峭壁地勢高,沒有蚊子,所以也不用掛蚊帳。
晚上冷得像台灣冬天寒流來,氣溫絕對不到十度,服務生很貼心的在被窩裡放入兩個熱水袋,抱著熱水袋,我們幸福的在溫暖的被窩中一覺到天亮。
洗好澡後,Neo很快的整理好晚上的照片,今晚9:20便就寢,睡飽一點,儲備好體力,明天一早就要下去火山口進行一整天的遊獵啦!
Safari~ Go! Go!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