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到飯店時,司機很貼心的將遊覽車停靠在我們住的那一棟,讓大家不致淋雨,Neo和Medea住的是116號房。
房間空間不大,卻充滿鄉村氣息,領隊給大家半小時休整,利用這段時間先來好好參觀一下我們的房間。
房門左邊就是浴室,浴室的空間也是小小的,只比郵輪房間上的大一點,不過打掃得算很乾淨。
洗手台旁邊是個小馬桶,馬桶旁沒有浴缸,只有淋浴設備,冷、熱水是用轉的,而且每個房間都有固定的熱水量限制,用完就沒熱水洗澡了。
Neo每次出國都會事先跟旅行社需求全程飯店一大床,但紐西蘭的房間好像沒有一大床,總是一大床配一小床。
因為房間空間有限,所以要先將小圓桌和沙發椅移開才能攤開大行李箱,冰箱和電視我們在入住期間都沒機會打開來看。
有張小床也不錯,可以把隔天要用的東西先放在小床上,大基兄來巡床時,順便幫我們把地上那個藍色暖爐打開。
當Neo和Medea在約定時間走出房間後,卻看到空無一人,後來跟Neo因討論相機而變得熟悉的陳先生說,大基兄帶幾位團員到附近的超市補充民生物資了。
又回房等了十五分鐘,全團才到齊,走出這棟建築,在5:50時,我們再次坐上遊覽車,要到飯店附近的馬松森湖健行。
六點到馬松森湖時,雨勢小了點,領隊原本還考慮要不要取消健行,但最後決定還是要環湖,他特別交代,時間有限,就先別到這間紀念品店逛了。
馬松森湖環湖步道從箭頭方向走進去就是了,這裡仍屬於西岸國家公園,由DOC(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保育部門所管理。
紀念品店的對面是這間馬松森咖啡廳,步道就從那裡開始,健行結束後,晚餐便在這裡吃,當作是環湖一圈的獎勵。
雷神索爾娃娃做為這次紐西蘭之旅的代表,當然要跟馬松森湖入口路標合照一張,有看到小小的索爾娃娃嗎?
這個鐵籬笆是通電的,以防牛隻跑出來,但Medea把索爾放上去拍照,Neo也伸手去摸了摸,都沒發生什麼事。
沿著鐵籬笆走了一段路便會看到這座吊橋,當我們走上吊橋時,正好也有幾位外國觀光客從相反方向走過來。
經過吊橋後,大基兄指著這個路標要大家留意,往前走是馬松森湖,往後走是停車場,環湖一圈後,可別走錯路,不然可就要再環湖一圈了。
本來還很高興雨勢變小,甚至快停了,結果還沒走到馬松森湖第一個觀景點,大雨又嘩啦嘩啦的傾盆而下,看湖面就知道雨有多大。
如果是晴天,在平靜無風的狀態下,在馬松森湖面上可以看到天光雲影、遠山樹叢的倒影,可惜下大雨,什麼也看不到。
在步道左側有時會有小水流流過,應該是因為大雨直落,土地樹根不及吸收的雨水從山上傾洩而下。
由於大雨的關係,人人都撐著傘遮住了視線,走到後來都各自分散,偶爾才會遇見一兩位停下腳步冒雨拍照的團員。
紐西蘭俗稱活的地形教室,這附近雖有冰河,但卻是雨林氣候,蕨類植物生長茂密,生生不息的精神,正是紐西蘭的象徵。
晴天的馬松森湖是來紐西蘭必遊的景點,但可惜走到眼前這第二觀景點時,雨愈下愈大,只見得到雨水落在湖面上的波紋,枉論倒影。
Neo和Medea就像前方這兩位團員一樣,撐著雨傘,攜手漫步在步道上,雖然風強雨大,但在相依相偎下,別有一番浪漫情懷。
以往相機都由拍照技術較好的Neo持掌,但今天全程由Medea來掌鏡,為了讓老婆拍得高興,Neo只能幫老婆提包包。
DOC很貼心的將步道上都舖設了鐵絲網防滑,在現在大雨直落的情況下,腳底絲毫不覺濕滑,Neo還有閒情在爬階梯時讓Medea照一下。
在濕冷的天氣中,體力消耗特別快,走了將近一個小時,看到路標指示還要再走40分鐘才能走回停車場,多說無益,繼續邁步吧!
走到第三個觀景點時,遇到台南林先生夫婦正好拍完照離開,Medea站上設有長椅的木台上,拍下這張雨中馬松森湖即景。
在這棵倒下的樹幹下有水流,但奇特的是水流上泛著像洗衣粉般的泡沫,領隊要大家猜猜看,但我們後來沒聽到他講解,猜想是跟石灰岩地形有關。
馬松森湖是紐西蘭境內中,號稱最有靈氣的湖泊,可惜我們這一團運氣不夠好,完全體驗不到馬松森湖的靈氣。
走在環湖森林步道中,內心不禁與克羅埃西亞的十六湖國家公園相比較,十六湖國家公園在我們心中遠勝眼前此刻的馬松森湖。
不過這裡的植物景觀確實非常特殊,以往在歐洲,最常見的都是闊葉林、針闊葉混合林或針葉林,沒見過雨林景觀。
乾枯倒下的蕨類植物就這麼躺在鋪上鐵絲網的木橋上,我們小心翼翼的避開它,不願讓自己破壞一絲一毫的大自然。
從這裡走下去就是反射島,晴天時可以看到遠方庫克山與塔斯曼山的美麗倒影,但雨下得那麼大,領隊跟我們說,就不用多繞路走下去了。
看不到美麗的倒影,Neo有點落寞,自己撐傘在前面走著,不過天氣的事誰也沒辦法,馬松森湖成了這次旅行的遺憾。
Medea的眼睛一向很尖,一眼就看到水流中有這個漂亮的小石頭,於是便撿起來拿給Neo看一看,Neo也很喜歡。
小石頭呈現三角形,而且雪白無瑕,十分惹人憐愛,一路走來,看到的石頭都是黑色的,只有這一顆與眾不同。
Medea一邊拍照,一邊仔細觀察,在一堆苔蘚植物中發現了中間這藍色的東東,Neo翻開來看,覺得應該是有毒蕈類。
有毒的蕈類總是五彩繽紛、鮮艷動人,另外一顆大石頭上的白色小蕈類應該就不具毒性,但我們也不敢採來吃吃看。
Medea又撿起這個跟扇子一樣大的蕨類枯枝,環湖之旅意外變成觀賞植物之旅,倒也挺有趣的,兩夫妻玩得很開心!
Neo的大手和Medea的小手一起按在濕漉漉的樹幹上,不留下任何記號,只留下我們的手印,證明曾到馬松森湖一遊。
在雨林中走了好久,終於頭頂上不再有茂密的植物,開始看得到天空了,經過這座小橋後,環湖步道之旅也結束了。
附近的樹枝上有好多白色的團狀物,拿雨傘去勾也絲紋不動,Neo後來拿照片去問領隊和司機,一個說是一種植物,一個說是蜘蛛網,到現在還不知道到底是什麼?
黃色小花,沒被大雨摧殘,反而顯得更為燦爛,生命力之強,不禁令人讚賞,這趟馬松森湖植物之旅,讓我們收穫不淺。
花了一個半小時,終於又走回環湖步道最初始的路標,剛才大基兄就在這兒提醒大家,千萬要看清楚,別走錯方向了。
從剛才的起始路標到返回原路的吊橋還需要走十幾分鐘,通過吊橋後,也還有一段路要走,返回停車場的路在雨中格外漫長。
在7:30時,Neo和Medea成功完成傾盆大雨中的馬松森湖環湖健行,心中無比興奮!雖然沒見到傳說中的倒影,但能見識到許多特別的植物和寒冷中通過體力上的考驗,也讓我們對此地留下深刻的印象,完成健行後的獎勵,就是準備開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