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CWOfIH

穿梭在各個景點之間,中文語音導覽就像是一位親切的導遊,不僅詳細介紹著名地標,更娓娓道來許多有趣的故事和文化知識,為我們揭開一座座建築、一條條運河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阿姆斯特丹。 

/tmp/php8Z32g5

運河邊的綠蔭大道上,樹木成排,枝葉交錯,形成天然的遮陽棚。柔軟的草地成了遊客們的休憩之地,有人靜靜地閱讀,有人與三五好友聊天,也有人獨自一人沉思。 

/tmp/phpNCaXDu

瘦橋(Magere Brug)之所以被稱為「瘦橋」,是因為相較於其他橋樑,它的橋身顯得特別纖細。瘦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最初的橋身是木製的。由於木材容易腐朽,現今所見的瘦橋是1934年重建的,但仍保留了原有的木造結構。瘦橋是阿姆斯特丹所有可開閉的吊橋中唯一一座木製的吊橋,這也讓它更顯珍貴。 

/tmp/phpdhC2eV

運河支流上,一艘載滿觀光客的遊船緩緩駛來。船上的遊客們看到我們在岸邊揮手,也熱情地揮手回應,在國外旅遊時,Neo和Medea喜歡和其他國家的觀光客互動。 

/tmp/phpD10sYm

這棟建築明顯屬於阿姆斯特丹運河屋的典型風格。紅磚牆、尖銳的山牆、以及精緻的裝飾,都是運河屋的特色。這尊金色天使可能就是這棟建築或居住者的守護神,象徵著庇佑和平安。 

/tmp/phporrSvQ

修士運河上的七座拱橋是阿姆斯特丹的經典地標,曾有人提議填平運河,改建成電車軌道,所幸居民的強烈反對,才得以保留這片美麗的水域。 

/tmp/phpKMix9k

運河房屋的窗戶通常都很大,這不僅可以引入充足的自然光,還能夠讓室內空間更加通透。像今天這樣的天氣,住在運河房屋裡的居民會覺得非常舒適。 

/tmp/phpAvf7hR

雖然這些運河房屋的整體風格相似,但仔細觀察會發現,每一棟房屋的裝飾都略有不同。有些房屋的門廊上會有精美的雕刻,有些房屋的窗戶上會有花紋玻璃。

/tmp/phpThlEPo

阿姆斯特丹的運河上星羅棋布著許多橋梁,這些橋不僅是交通要道,也是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當雨水打在河面上時,遊船會紛紛駛到橋下暫避風雨,為遊客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水上體驗。 

/tmp/phpLzXXzX

天空中忽然傳來一陣轟隆隆的聲響,抬頭一看,這架飛機正從我們上空飛過,再過兩個晚上,Neo和Medea也要搭飛機回台灣了。 

/tmp/phpsAO9Dw

這些運河房屋大多建於荷蘭十七世紀的黃金時代,當時阿姆斯特丹是世界貿易的中心,這些房屋的主人大多是富有的商人或貴族。 

 /tmp/phpOt7vVR

運河房屋的建築風格反映了當時的建築技術和審美觀,是阿姆斯特丹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不僅是建築上的瑰寶,也是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tmp/php3LNlko

這些房屋的山牆大多是尖銳的,這種設計不僅可以增加屋內的空間,還能讓屋頂更好地排水。阿姆斯坦丹天氣晴雨不定,我們運氣好,碰上了大晴天。 

/tmp/phpHoLMQG

這排房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深色的外牆,多以深藍色或黑色為主。這種深色調的外牆不僅能襯托出建築的線條,更能與運河的水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tmp/phpYe7wb7

逗趣的一幕突然出現在我們眼前,兩名赤裸藉上半身的年輕男子正划著立槳經過我們的遊船,重點是後方還拖著紅鶴游泳圈,游泳圈裡的男子還開心的跟我們揮手致意,好有趣的畫面! 

/tmp/phptp22s0

現在來到的是聞名遐邇的辛格運河(Singel),而照片中那棟有著圓頂的建築,正是曾經的路德教派教堂 - Ronde Lutherse Kerk(圓形路德教堂),這座教堂建於1668年,是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教堂。

/tmp/phpxjhxnk

阿姆斯特丹的運河和鐵路網絡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獨特的城市景觀。火車穿過運河的畫面,不僅展現了城市交通的便利,也凸顯了阿姆斯特丹的現代化與歷史的融合。 

/tmp/phpZQmmDG

一個小時的遊船很快就要結束了,隨著遊船回到中央車站,Neo和Medea知道快回到登船處的碼頭了,短短一小時,卻讓我們深深體驗了阿姆斯特丹獨特的運河風光。 

/tmp/phpZ5eQ33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是一座令人驚嘆的建築,外觀融合了哥德式和文藝復興式的風格,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歷史感。下船後的自由活動時間,Neo和Medea要先去參觀中央車站。 

/tmp/phpxNptqs

遊船馬上就要停靠碼頭了,下船前,Neo和Medea把耳機捲好線放在桌上等工作人員回收,船票也不帶回台灣了,拍下正反面的照片作紀念就好。 

/tmp/phpHfGT4R

Neo和Medea在5:15下船,結束這趟短暫而美好的運河遊船之旅。來到阿姆斯特丹,搭乘運河遊船絕對是不可錯過的體驗,讓遊客能身歷其境感受這座城市的迷人風情。

/tmp/phpmTGEhL

5:20開始自由活動後,Neo和Medea立刻從碼頭區快步走到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單就外觀而言,這座車站比安特衛普那座有看頭。 

/tmp/phpZIdq1i

中央車站的正面以紅磚為主,高聳的尖塔和精美的雕刻,看起來更像是一座宮殿而非火車站。車站的屋頂跨度極大,由鐵骨架支撐,呈現出雄偉壯觀的氣勢。 

/tmp/phpxjqvhJ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1881年動工、1889年開放,每日約有大約192,000人次進出車站,為荷蘭第二繁忙的火車站,歷史悠久,建築雄偉,堪稱荷蘭的交通地標。 

/tmp/phpxOAvRe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的風格為新文藝復興風格,以紅磚為主,搭配精緻的雕刻和大面積玻璃,營造出溫馨且富麗堂皇的氛圍。 

/tmp/phpP21gCe

在中央車站內走著走著,Medea突然又想喝咖啡了,正好中央車站內有間迷你型AH超市,裡面有賣昨天在安特衛普中央車站買到的星巴克罐裝咖啡。 

/tmp/phpSxikAK

雖然這裡賣的星巴克三倍濃縮義式咖啡加牛奶比昨天在安特衛普中央車站貴了點,不過Neo和Medea太愛那濃郁的咖啡香氣和牛奶的滑順口感,於是買了兩罐。 

/tmp/phppaaqmh

兩罐星巴克三倍濃縮義式咖啡加牛奶一共是6.3歐元(221台幣),Neo和Medea打算先喝一罐,另一罐帶回台灣再慢慢回味。 

/tmp/php4N9YkP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不僅是地鐵51、53和54號線的起始站,其由皮耶爾·庫貝設計的40米跨度屋頂,更成為東京車站的設計靈感。雖然東京車站的風格有所簡化,但仍能看出中央車站的影子。 

/tmp/phpTofQzo

Neo身後是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市徽,市徽中的獅子、王冠和文字,共同表達了阿姆斯特丹的城市精神:堅定、勇敢、仁慈。 

/tmp/phpVQn36Y

自由活動時間只有短短四十分鐘,Neo和Medea在中央車站內找了個地方喝完星巴克咖啡後,6:00時回到中央車站正門與團員們會合,接著領隊帶著大家走到港口旁準備上遊覽車。 

/tmp/phpUFlfyA  

大夥兒在6:10步行至港口碼頭旁上車,今天的行程全部結束,現在要去吃晚餐,晚餐後會直接回這趟旅程中的最後一間飯店休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dea 的頭像
    Medea

    藝術季節

    Med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