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BHrlIr

離開紀念品區後,再往前直走就會進入到餐廳區,不過現在時間才11:00出頭,還不到午餐時間,所以只有幾桌坐了在吃點心的客人。

/tmp/phpTPPIzZ

雖然這裡位於地底深處一百多公尺,但商店販售的點心、飲料可一點兒都不含糊,可說是應有盡有,那些蛋糕看起來相當誘人。

/tmp/phpZHeVvx

有些旅行社會安排團員在參觀完維利奇卡鹽礦後,中午直接在這邊吃午餐,不過聽說餐食等級就很普通,比不上地面上的餐廳,而我們這團是安排在鹽礦外的特色餐廳,餐食會比這裡好。

/tmp/phpVczny5

忽然出現在眼前的這個宴會廳,讓我們一行人大開眼界,這裡可是地下一百多公尺,這個宴會廳的面積都能辦喜宴了,波蘭政府對於維利奇卡鹽礦的扶持可真是大手筆。

/tmp/phpHZbWFD

經過地底宴會廳後,眼前這塊空地出現了好多觀光客在排隊,可能是在等著搭電梯回到地面,維利奇卡鹽礦內部相當有看頭,不知不覺就參觀了兩個多小時,行程也近尾聲了。

/tmp/phpz4qURb

斯洛瓦茨基是波蘭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對波蘭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利安·斯洛瓦茨基石雕」的創作,表達了波蘭鹽礦工人對民族英雄的崇敬和紀念。 

/tmp/php5C8Y9J

這間小小教堂是遊客離開維利奇卡鹽礦地底層前所能見到的最後一個景點,波蘭人對宗教十分虔誠,這一路上在地底深處已經一連參觀了好幾座大大小小的教堂。 

/tmp/phprN08xi

全團在這條地道中一起行走,走到底時,這位笑容可掬的金髮小姐幫大家按了電梯,搭乘這部電梯就能直接回到地表。 

/tmp/phpNhAmZQ

電梯一開門時,大夥兒本來就想直接走進電梯,沒料到電梯裡出現一群礦工笑著跟我們揮手打招呼,導遊跟我們解釋,這些是參加礦工路線的遊客,不是真的礦工。 

/tmp/phpc8u4tp

又等了一會兒電梯,這次電梯開門後總算是空無一人了,電梯上升速度很快,不到一分鐘就載著團員們回到地面建築裡。 

/tmp/phpY9ZQ1X

走出電梯後會置身於這個大空間中,電梯正對面是耶穌聖像,兩側的樓梯構造像是郵輪中的階梯,好幾年沒搭郵輪了,是不是該安排一趟郵輪之旅了? /tmp/phpSasWCw

紀念品店無論在維利奇卡鹽礦地底或地表都是無所不在,波蘭人真懂得作生意,Medea和女團員們還在上廁所,Neo就自己先進去逛逛。 

/tmp/phpSXEu4D

紀念品店在剛才的地底深處或現在的地面上,販售的物品都是差不多的,包括鹽雕製品、鹽礦礦石、鹽礦主題商品等。

/tmp/phpgKOoi5

架上這些書籍介紹了維利奇卡鹽礦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包括鹽礦的開採方式、鹽礦工人的生活、鹽礦的藝術和建築等。 

/tmp/phpkYp7Tc  

三個大木桶裝了大小不一的粗礪岩鹽,每公斤都是10茲羅提(80台幣),價錢是很便宜,但想到要將沉重的岩鹽運回台灣,團員便沒人想買。 

/tmp/php8FihWa

這種印著維利奇卡鹽礦logo的馬克杯在地底下的紀念品店裡也曾見到,附上一個碟子,一組只要28茲羅提(224台幣),比星巴克馬克杯的價錢便宜一半。 

/tmp/phpAdInCV

這些鹽燈由整塊鹽礦石雕刻而成,造型天然。鹽燈上面兩層賣的都是各種口味的軟糖,不知道軟糖會不會以岩鹽增味? 

/tmp/phpgrcvnG

在這棟建築物裡有免費WIFI可使用,但剛剛在地底時,什麼訊號也收不到,從Neo手機上方可以看到總幹事正傳來一句“是喔!空餘的時間 就拍照”。 

/tmp/phpbeEKbr

等團員們都上過廁所並逛完紀念品店後,導遊和領隊在11:30帶著全團離開,結束了精彩的維利奇卡鹽礦之旅。 

/tmp/phpnniU5b

午餐餐廳距離維利奇卡鹽礦很近,因此導遊和領隊直接帶著大家走路過去吃午飯,天氣好熱,Medea戴上了帽子,不少團員甚至直接把外套蓋在頭上遮陽。 

/tmp/phpJhmr7W

這位常跟我們同桌吃飯的女團員剛才買了不少紀念品,但是卻沒帶到購物袋,如哆啦A夢般的Medea立刻變出一個“新北環保兩用袋”來給她,讓走在後方的領隊爆笑不已,領隊沒想到在波蘭還能看到這種便宜又耐用的好東西。 

/tmp/phpJ0EAoI

 

/tmp/phpZkqDPt

午餐餐廳店名為:Halit Kuchnia Wielicka(哈利特·維利奇卡廚房),店名如此命名,加上又離鹽礦很近,想必料理也會跟維利奇卡鹽礦有關。

/tmp/phpdxA3kf

哈利特·維利奇卡廚房以展示正宗的波蘭美食風味而自豪,採用代代相傳的經典食譜烹製。他們的菜單提供一系列經典菜餚,每一道菜都使用新鮮的當地食材精心烹製。

/tmp/phpfBVPV0

在哈利特·維利奇卡廚房用餐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的食欲,更是為了沉浸在維利奇卡的文化遺產中。餐廳的氛圍向小鎮悠久的採礦歷史致敬,質樸的裝潢讓人感受到傳統和永恆的氣息。當客人細細品味每一道菜肴時,會感受到與塑造維利奇卡特色的歷代礦工之間的聯繫。  

/tmp/phpMoPGDM

Neo和Medea坐在這張雙人桌,欣賞著柔和輕快的鄉村音樂,覺得這家餐廳很有氣氛,只是沒有冷氣,室內有點悶熱。啤酒起司培根洋蔥湯濃郁偏鹹,用麵包沾著吃剛剛好。 

/tmp/phpWMcDpy

蘋果燉鴨 (Kaczka pieczona z jabłkami) 是一道經典的波蘭菜餚。這道菜的核心是將整隻鴨子與蘋果、洋蔥、香料和肉汁一起燉煮,直到鴨肉軟嫩多汁,蘋果則散發出甜美、酸爽的風味。 

/tmp/phprMhLek

蘋果燉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波蘭。當時,蘋果是一種常見且相對便宜的水果,因此經常被用來作為肉類菜餚的配料。隨著時間的推移,蘋果燉鴨逐漸演變為一道經典菜餚,深受波蘭人喜愛。 

/tmp/phpnpAe75

蘋果燉鴨通常會搭配馬鈴薯泥或炸馬鈴薯塊,以及酸菜、紅卷心菜、生菜等配菜。建議將鴨肉切成小塊,與蘋果醬汁一起享用。 

/tmp/phplBYZ2R

蘋果燉鴨的醬汁是甜酸開胃的櫻桃蘋果醬,和鴨肉極搭,Neo點了這瓶檸檬汁來佐餐,但喝起來完全是櫻桃汽水的味道,大概是服務生給錯了吧? 

/tmp/phpi36m2D

Neo本來想跟服務生要冰塊,但冰塊沒了,只能直接喝常溫。而Medea這杯義式濃縮咖啡直接喝太烈了,後來領隊幫忙加了些牛奶,味道才好得多。 

/tmp/phpZztC4p

在波蘭歷史悠久的鹽礦小鎮維利奇卡,聖金加甜點 (St. Kinga dessert) 見證著小鎮豐富的美食文化。這種特別的甜點以礦工的守護神聖金加命名,數百年來一直擄獲著當地居民和遊客的心靈和味蕾。

/tmp/phpMUt68b

聖金加甜點的核心是一塊細膩的海綿蛋糕,精心製作成入口即化的輕盈蓬鬆口感。 一層香甜可口的奶油蛋奶醬醞釀在蛋糕中,為蓬鬆的的海绵蛋糕帶来濃郁柔滑的對比。 

/tmp/phptKjkmY

Neo和Medea第一次吃到這麼奇特的甜點,明明外觀像顆通紅的蘋果,內層的味道卻像白起司+藍莓醬,底層像森永牛奶糖醬加餅乾,視覺與味覺截然不同,不過真的很好吃。 

/tmp/phphoeqCK

Neo將午餐的照片傳給好友Florence及總幹事看,又分別跟他們聊了一下後,便累得撐著下巴打起盹來,小睡一下,待會兒才有體力參觀奧斯威辛集中營。 

/tmp/phpdHkPVw  

Neo在休息時,Medea從購物袋中拿出剛才在維利奇卡鹽礦紀念品店中買的各式鹽製紀念品欣賞,旅遊時,適當的購物確實能為旅程加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dea 的頭像
    Medea

    藝術季節

    Med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