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摩洛哥之前Neo和Medea就做過功課,知道皮革染坊的味道很可怕,一定要藉由薄荷葉壓味道,果然在入口處就有這位先生在發新鮮薄荷葉。
每人拿到一小株薄荷葉後,就跟著前方團員走這道狹窄的樓梯上到頂樓露台,每層樓的高度不一,而且連通到多家室內店鋪,光是一棟建築物就像一座迷宮。
Neo深怕被皮革染坊的臭味薰到昏厥,所以直接很寶的將薄荷葉用嘴巴嘟住頂在鼻端,新鮮薄荷葉果然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在菲斯皮染廠周圍建築中有大大小小的皮件商店,販售的品質與價格也有很大落差,想要買到喜歡的商品,可要消耗極大體力與耐力仔仔細細地跟皮件店老闆殺價,殺價過程對摩洛哥人是種樂趣,在一來一往的過程中老闆會跟殺價客人成為朋友,甚至會稱讚殺價技巧高超的客人是很會做生意的柏柏爾人。
這棟建築的頂樓是半開放式的空間,同樣有間皮件商店,不過老闆並沒有催促我們購買,因為老闆知道等觀光客在天台上看完經典的皮革染坊工作場景時,才是做生意的好時機。
從這間皮件商店往前走就是開闊的露台了,透過左邊的窗戶和欄杆能見到Neo和Medea期待已久的皮革染坊,皮件商店可以讓客人將隨身物品寄放在牆邊椅子上,方便大家輕裝拍照攝影。
菲斯皮革染坊如同一個巨大的城市調色盤, 從16世紀以來,一直維持古法以人工染皮,是全球唯一仍然保存人工染皮工業的地方,也讓菲斯成為歐洲皮革的主要供應地,佔手染真皮市場90%供貨量。
整個皮革染製工坊分成兩區,一區是為白色浸槽,處理原生獸皮,去除雜質、軟化質地;另一區則為皮革上色,有著各式顏色的染槽,下方紅衣工人在染製的皮革顏色就是最著名的菲斯黃。
工人們操持著傳統的製皮過程,先將羊皮用手工的方式,用刀片刮除去毛,除毛後的乾淨羊皮,接著交給負責踩壓羊皮的工人,踩壓羊皮的目的,是讓皮身更柔軟,上色更容易。
再來要進行染色,羊皮放入各個五顏六色染缸之後,工人就得整個人進入大染缸中,對羊皮加入搓揉,讓每寸羊皮都可以均勻吸收染料,揉革工人具備了高超的經驗及技術,以及整天忍受惡臭、染料傷害皮膚的耐力,很令人敬佩。
聽說這裡的工人薪水一天是30美元,在摩洛哥已經算高薪了,但是代價是要每天忍受染劑惡臭和讓皮膚浸泡在有毒物質裡,討生活不容易呀!
皮革染坊的染缸像蜂巢狀,開口眾多並一字排開,皮革在染色時會先放入後方有純天然阿摩尼亞成份的白色染缸中,作用是將皮上面沒刮乾淨的小毛等等都徹底溶解掉。
傳統製皮法會用到牛尿、駱駝尿、白鴿糞等,原因是動物排泄物當中的阿摩尼亞能夠軟化皮革並增加皮革的韌度和彈性,不過幸好我們是冬天來菲斯,惡臭不太嚴重,如果是夏天來的話應該會臭得不得了。
傳統染劑多使用天然植物,依植物種類能帶來不同顏色,常見的染色植物如下,紅色-罌粟花(Poppy)、黃色-番紅花(Saffron)、藍色-木藍(Indigo)、橘色-海娜(Henna)、棕色- 雪松木(Cedar wood)、綠色-薄荷(mint),而那一缸一缸白色的染缸裡裝的是牛尿、駱駝尿、白鴿糞,紅Neo和Medea暗自決定,等一下絕不買白色的皮革製品......
製革過程也常會用紅石榴粉,透過摩擦皮革讓表面變黃,或是用橄欖油讓皮革變亮,這些使用植物的方式,蘊藏了許多古老的知識與經驗。
重新為大家歸納一下菲斯皮革染坊的整個製染工法: 1.皮革材質以山羊、綿羊、牛、以及駱駝為主要來源,原生獸皮需經刮除獸毛,會使用刮刀將大部分獸毛去除,成為原皮(hide)。
2. 原皮進入白色浸缸,這是由石灰、水、鹽和其他含阿摩尼亞的物質所調成,浸泡原皮數天不等,主要是去除殘餘油質、髒汙與毛纖維,並且讓皮質軟化。皮匠此時是赤腳踩在浸缸裡,如洗衣服般踩踏原皮,並且來回浸泡曬乾,完成後便成為皮革(leather)。
3. 原皮成為皮革後,會先行脫水,再移至另一區的染槽進行染色,皮匠依然赤腳進入染槽中,將皮革浸泡染料、曬乾、再浸泡,不斷來回重複數次,直到皮革均勻上色為止;皮革也在此重複浸泡中,變得更為柔軟。至此,整個皮革製染過程完成。這樣大家學會了嗎?
參觀完不太臭的皮革染坊後,團員們先使用了屋頂上的小廁所後再下樓開始shopping time,Neo在等Medea時,和團員年輕夫婦的先生一起在屋頂上拍照,原來菲斯舊城區裡有那麼多小耳朵天線。
下樓時在迷宮似的樓梯間穿梭,只聽得見團員聲音卻找不到人,有點慌亂的Neo和Medea突然遇見領隊花花,大喜之下才知道花花和導遊許阿帶著的那批團員也走散了,上上下下在這棟樓裡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尋聲辨位的找到導遊許阿和其他團員所在的這間皮件店,菲斯就是這樣一個大迷宮套著小迷宮的古城,很有趣也很可怕。
歐洲名牌精品櫥窗裡那些名牌皮件,標價高的要花上普通上班族半年甚至一年的薪水,但在菲斯,同品質皮件所需金額約是歐洲精品不到一成。
話雖如此,但Neo和Medea依然跳不脫歐洲名牌的迷思,寧可花十幾二十倍的錢在歐洲買精品包包,但難得來到菲斯,多多少少也要買個小皮件當紀念。
最知名的摩洛哥傳統拖鞋Babouches,鞋底是採用最硬最厚的駱駝皮,鞋面部分則是染了漂亮顏色的牛皮,馬拉喀什紅、菲斯黃、舍夫沙萬(契夫蕭安)藍、桃紅色等等,男女老少通通找得到適合自己的鞋款。
來摩洛哥這幾天除了上廁所付的零錢,就只在契夫蕭安舊城區裡買了一件Medea的粉紅色長袍,今天換Neo開張,要來買雙摩洛哥傳統拖鞋。
店裡這些皮件價格由高到低分別是駱駝皮、牛皮、小羊皮,這雙由店員強力推薦的深咖啡色的摩洛哥傳統拖鞋從裡到外,從上而下都是使用最貴的駱駝皮,店員開價一雙350迪拉姆(1100台幣),駱駝真皮皮鞋居然賣這種價錢!如果上面掛個愛瑪仕的LOGO,價錢變成百倍以上也不令人意外。
但在摩洛哥就是要享受殺價的樂趣,即使心裡覺得便宜到極點,但嘴巴仍是要嚷著太貴太貴~便宜一點!Neo跟這位店員周旋了好久,最後在導遊許阿幫腔下以200迪拉姆(640台幣)成交這雙駱駝真皮拖鞋,穿著摩洛哥長袍的年輕先生則以350迪拉姆買了跟Neo同款式的男皮拖和一雙女皮拖。
Medea原本也看上一雙漂亮的淺色女皮拖,但領隊花花跟Neo交頭接耳一番後,Neo勸Medea別在這裡買真皮拖鞋,Medea心裡雖然覺得納悶,但還是聽了Neo的話,Medea眼光一向精準,看到好幾位女團員人手一雙Medea挑選的女皮拖,歡天喜地的去結帳,Medea有點失望沒在菲斯買到女皮拖......
但家裡早已有數雙名牌拖鞋的Medea並不缺鞋,很快就又跟團員聊得渾然忘我,令我們有些驚訝的是團員許醫師讓太太天天全身上下都是穿著名牌服飾,自己卻因皮夾用了多年殘破不堪,在這裡殺價殺了好久,以不到台幣500元買到一個皮夾而樂不可支,這真是嚴以律己、寬以待妻的典範啊!
在結帳櫃檯的後方的玻璃櫃裡,舉凡愛瑪仕、香奈兒、LOUIS VUITTON、Dior......知名品牌的包包全都應有盡有,甚至連LOGO都不馬虎,想不到摩洛哥連A貨都這麼講究。
在比較貨品、殺價的過程中,時間飛快的就過了一個半小時,等所有團員都滿載而歸後,導遊和領隊才帶著全團走出迷宮般的建築,結束了好玩又好買的菲斯皮革染坊行程。
在步行前往舊城區下個景點時,路邊這些正在搬運動物毛皮的工人們讓大家看得目不轉睛,有這些辛苦的工人,才能撐起菲斯的皮革行業,為這些工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