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打開iPad裡的Google地圖按圖索驥,沒過多久,就在同一條路找到我們的目的地:Pancakes on the Rocks鬆餅餐廳。
Pancakes On The Rocks 這家鬆餅店於1975年成立於岩石區,是間有歷史的餐廳,1994年開始在菜單裡增加了Pizza、沙拉和肋排。
餐廳入口很小,剛走進入口時,我們往上走了兩三層樓,但一直找不到餐廳,問了一位像裝潢工人的男生後,才知道Pancakes On The Rocks是要從入口進來後往下走才對。
Neo和Medea走到Pancakes On The Rocks時是4:50,離晚餐時間還有點早,但已經有些人在排隊了,客人不能直接進餐廳,必須在這個櫃檯前等候服務生帶位。
Neo本來想跟服務生訂晚一點的位子,但服務生回答,只能現在排隊候位,不接受預約,Neo和Medea考慮了一下,現在都有這麼多客人了,要是再晚點來排隊,大概要排到天荒地老,於是決定直接入內用餐。
Pancakes On The Rocks是少數24小時不打烊的餐廳,因此深受年輕人、觀光客喜愛,在雪梨相當受到老老少少歡迎,是名氣響亮的一家餐廳。
服務生帶我們到一張雙人桌入座後,送上菜單便先去忙別的事了,菜單封面印著Pancakes On The Rocks從1975~2015已有40年歷史,但到今年2017年應是42年歷史。
菜單上有十幾種口味的鬆餅可以選擇,但我們事先已在網路上選好要點最大最貴的Devils Delight惡魔樂事口味,另外還要點餐廳裡超人氣的豬肋排來佐餐。
觀察了一下,這家餐廳裡九成九都是亞洲客人,尤其以中國人最多,澳洲客人只見到兩三個,餐廳客群以觀光客為主。
早上從57 Hotel帶出來的礦泉水在動物園裡已經喝光了,口渴的Neo先向一位男服務生要開水,他答允後就消失了,等了好久不見水來的Neo再找一位女服務生要開水,這次動作就快多了,兩分鐘後就送上一壺冰開水,店裡客人太多,讓有些服務生會忘記客人的需求。
喝了水的Neo想找廁所,廁所要從餐廳中間的這道樓梯走下去,Pancakes On The Rocks在澳洲有四間分店,岩石區這間創始店另分成上下兩層。
可能是還不到用餐尖峰時間,雖然客人在餐廳外要排隊,但等不到五分鐘就有樓上的座位坐了,因此下層的座位區目前尚未開放。
有幾位餐廳員工站在長桌盡頭轉角處在討論事情,表情看起來有點嚴肅,Neo上完廁所並拍了兩張下層座位區的照片後就馬上上樓了。
回座位後,我們點的Devils Delight惡魔樂事鬆餅很快就送了上來,這份超人氣鬆餅由巧克力口味鬆餅、新鮮草莓、奶油、巧克力冰淇淋與巧克力醬組成,份量極大,一個人可能會吃不完,中午只在57 Hotel裡吃了幾塊可頌,肚子有點餓了,先開動再說~
豬肋排是Pancakes On The Rocks網路人氣推薦美食,這份豬肋排比Neo和Medea在雪梨洲際飯店裡的The meat & wine co餐廳吃到的豬肋排份量更大,甜甜的BBQ醬搭配軟嫩多汁的豬肋排,讓我們一口接一口吃得不亦樂乎!
以往吃的鬆餅都是麵粉原味,這是我們第一次吃到巧克力口味的鬆餅,巧克力鬆餅非常濕潤且極為香濃,口感有點像高等級的布朗尼蛋糕,巧克力醬溫潤濃醇,為鬆餅增色不少,非常好吃的一道鬆餅!只是份量太大,即使兩個人合吃仍舊吃力,吃到後來有點甜膩,幸好有新鮮微酸草莓轉換味覺。
只是豬肋排有點烤得太焦,雖然很香,卻有一點苦味,還是在雪梨洲際飯店裡的The meat & wine co餐廳吃到的豬肋排更為美味,不過半圓形薯條鹹度適中,微脆鬆綿,彌補了豬肋排的不足。
客人太多,加上服務生們來去匆匆,讓Neo和Medea這頓晚餐也不知不覺被影響而吃得好趕,用餐時覺得有壓力,所以只吃了半個多小時,我們便結帳離開,兩人一共只吃了52澳幣,約合台幣1250元,以雪梨物價來看是非常便宜的。
雖然用餐時間極為倉促,但不可否認店內服務生的態度都很和善,這位男店員正在幫女店員做新進員工訓練,結帳時,還不忘輪流面帶笑容看鏡頭。
Neo和Medea在5:48離開Pancakes On The Rocks時被排隊的人潮嚇了一跳,也太多人了吧!對於Pancakes On The Rocks,我們的感覺是鬆餅比豬肋排好吃,但需要多人分食才不會太膩,而豬肋排也不如想像中美味,或許店內另一道名菜牛肋排會更好吧?
離開Pancakes On The Rocks餐廳後,肚子飽飽的Neo和Medea開始了岩石區觀光,Medea身後的第一印象雕像共有罪犯、軍人和自由移民家庭三面,代表當年澳洲移民的成員。
第一印象雕像(First Impression)由砂岩雕成,而砂岩建築在雪梨隨處可見,岩石區是澳洲發展的起點,曾經經歷過一段多采多姿、卻又動盪不安的歷史。
這隻在第一印象雕像旁邊的小狗叫畢哥斯(Biggles),是隻深受當地居民喜愛的14歲雪納瑞犬,1994年時為了追著一隻老鼠而跌落海中,當地居民為了懷念牠,便在飼主原居住地立了牠的雕像。
18世紀末,英國政府決定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建立紓解英國本土人口壓力的殖民地,於是1788年載著1400人的英國第一艦隊到達雪梨時,發現這裡有岩石群,便在這些岩石上搭起簡易住宅安置軍隊與囚犯,這是岩石區的由來。
岩石區是澳洲最早開發的區域,也是雪梨的發源地,處處佈滿昔日殖民者的痕跡,經過重建後的18世紀倉庫和住家,多已改為博物館、手工藝品、畫廊、餐廳、酒店等,變成雪梨最具特色的地方,週末市集張開白帆,招徠更多遊客,更是熱鬧有趣。。
可惜Neo和Medea來岩石區觀光的這天是星期二,遇不到熱鬧的週末市集,而且已經傍晚六點了,很多商店都打烊了,只餘清冷景象。
不過岩石區裡仍有幾間餐廳開門營業,Neo和Medea在歐洲旅遊時最愛去這種露天咖啡座喝杯咖啡,在雪梨見到這種悠閒景致讓我們有種熟悉的開心。
欣賞岩石區最好的方法就是徒步漫遊,不但狹小的巷弄、古意盎然的老屋,還有經常出現階梯的岩石道路都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商店裡稀奇古怪的東西,也同樣令人流連忘返。
天色漸暗,Neo和Medea要趕去雪梨港灣大橋上看海洋航行者號,從岩石區走向雪梨港灣大橋的途中會見到被歸為遺產(LEGACY)的洗手台。
從阿蓋爾街的這道阿蓋爾階梯 (Argyle Stairs)走上去,階梯頂端是坎伯蘭街 (Cumberland Street),上階梯後往右看,雪梨港灣大橋就會在不遠處。
阿蓋爾階梯 (Argyle Stairs)小小陡陡的,也屬於古蹟之一,走的時候要小心腳步,不過今天天氣好,階梯上很乾爽,不到一分鐘就走上階梯頂端。
在階梯頂端能見到海洋航行者號的上半部,雖然距離遠,但隱約可見露天甲板上有許多遊客在走動,Neo和Medea加快腳步,要去更好的地點送別海洋航行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