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囉~吉普車開動後,先經過這座帳篷式的旅遊辦公室,裡面擺了多部電腦,看起來有點像網咖,但卻是在帳篷內,兩者放在一起,有點奇異的違和感,畢竟在台灣從沒見過。
Neo與Medea生平第一次的safari開始啦~~第一隻看到的野生動物就是這隻樹上的綠猴,雖然不是較罕見的肉食動物,但對我們而言,卻非常具有紀念性。
來東非跟去動物園最大的不同處就是,動物園的動物都被關在籠子裡,一點活力都沒有,這裡的動物卻是大搖大擺的在路上晃,坐在吉普車裡的遊客才是他們觀賞的對象。
初見野生動物的興奮,讓我們相機、iPod Touch狂拍,心裡興奮到難以形容,難怪食尚玩家節目中,莎莎在肯亞每次坐在吉普車上時,都會興奮大喊:Safari!!!
在另一棵樹上出現了好幾隻狒狒,當中的公狒狒這樣坐都不會害羞嗎?還是右上角那隻有氣質,昂首凝望,無語問蒼天。
這隻母狒狒好胖胖啊!胸部和肚子都下垂了,這樣不行啊~就算當了媽媽,也要保持優美體態才行,她屁屁旁的小狒狒好撒嬌,一直黏在媽媽身上。
地上有一大群狒狒席地而坐,樹上也掛了好多隻,連在動物園裡都不曾看過這麼多狒狒,唉呀呀~又有一隻小狒狒窩在媽媽的懷裡。
猴群中,以這隻狒狒小寶寶的體型最小,應該剛出生沒多久,無辜的大眼睛,讓團員們無不將相機鏡頭對準牠猛拍照。
眼前看到的猴子就有這麼多,另一邊看不到的方向還有更多,在東非,野生動物的數量比人還多,這讓從小在台北市長大的Neo難以置信眼前的一切。
除了狒狒和猴子,這裡還有impala在低頭吃草,impala有很多種類,只有雄性的高角羚才會有角,這是東非很常見的草食性動物。
一隻綠猴藏在遠方樹上的枝葉裡,偷偷的打量我們,Neo新買的Canon SX50相機非常給力,再遠的野生動物都能拍得很清晰。
看到這隻長著長長獠牙的疣豬warthog時,Neo和Medea忍不住輕聲叫了出來,這不就是迪士尼卡通獅子王裡的彭彭嗎?
在非洲不只野生動物多,鳥類更是多,很多觀光客都會特別組賞鳥團來這裡賞鳥,大部份的鳥在台灣從沒見過,這是Hadada Ibis噪鹮。
好可愛的小斑馬!都記不清有多久不曾這麼近距離看過斑馬了,斑馬是群居動物,Neo特別只特寫這隻小寶寶,呈現出小斑馬的可愛。
一般人印象中的非洲大概是這樣子,乾裂的土地上躺著動物的骨頭,但其實這種情景極罕見,多半只看到綠油油的草地、樹林及懶洋洋的野生動物。
這不是每年八月動物大遷徒的主角之一--牛羚 wildebeest嗎? 動物大遷徒的主角是牛羚和斑馬,今天看到的數量不多,但之後幾天看到的的規模可就嚇人了。
剛才才說過非洲也是鳥類天堂,馬上就出現了一大片漫天飛舞的白鳥,眼前這片天空幾乎都被鳥群遮蔽了,太壯觀的氣勢!
其實這些鳥兒距離我們很遠,至少有好幾百公尺以上,幸好Neo手上的相機變焦距離長,才能拍到如此壯觀的畫面。
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原本還在草地上棲息的鳥兒在一瞬間立刻展翅飛向天空,這輩子還沒一次看到過這麼多鳥兒在天空飛呢!
剛才拍到的鳥群就是Neo在吉普車上拉長焦距拍到的,距離夠遠吧?幾位團員已經在這座木台上觀鳥賞景了,我們現在也要過去。
在吉普車上先用相機看看有誰來了?龍潭六人組已經到了,這六位團員從坦尚尼亞到肯亞都是坐一台車,感情很融洽。
我們這部吉普車是最後到達木台的,站上木台後,只見一群羚羊和一大群黃嘴鸛正相安無事的吃草、吃蟲,一派悠閒的景象。
在這張Neo和Medea站在木台上合照的照片最遠方,小小的白點點也全都是鳥,密密麻麻的比螞蟻還多,真是不得了!
黃嘴鸛 Yellow billed stork是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和馬達加斯加的一種鳥,最大特徵是紅臉黃長喙,加上黑白雙色的身體,有點像國劇演員。
哎哎...寫這篇遊記超辛苦的,我們又不是鳥類學者,司機當時也沒介紹這些鳥的名字,現在只能不斷查鳥類圖鑑,可是像這隻鳥就查不到名字是什麼?Alice看到後來幫幫忙吧!
(非洲公主教室:這是埃及雁鴨Egyptian goose,咳咳~可以問難一點的嗎??)
在很遠很遠的另一端有一群河馬,全團中只有這台相機可以清楚拍到細節,這隻小河馬的眼神超殺,長大後一定是隻有型的河馬。
胖胖的河馬很可愛,白天大部份的時間都泡在水裡,難得見到這麼一大群在岸上聚集的河馬,這樣趴著好像很舒服,眼睛都快瞇起來了。
怎麼每隻河馬的眼睛剛好都盯著鏡頭?隔那麼遠,還能看到在拍牠們嗎?莫非是動物強烈的第六感?千萬別生氣衝過來呀!
從Medea的角度看過去,遠處那些動物就是剛才拍到的黃嘴鸛跟河馬,距離很遠吧?河馬視力真有那麼好,能瞪那麼遠嗎?
在進入曼雅拉湖國家公園的路上,曾遠遠看到一隻非洲水牛African Buffalo,但那隻距離太遠,照不清楚,這隻就清楚多了。
頑皮的Neo拍完非洲水牛的正面和屁股,還特寫牠的這裡,很壞喔!非洲水牛的這裡小小皺皺的,明天看到的大象和斑馬的那裡才驚人!
在東非的長頸鹿通常可分成兩種,一種是體形較小的網紋長頸鹿,另一種則是照片裡的馬賽長頸鹿,現在先介紹馬賽長頸鹿,等看到網狀長頸鹿時再詳細介紹。
長頸鹿很強大,舌頭完全不怕刺,專挑非洲最多的刺槐或類似樹種下口,大舌一捲,嫩葉就送入口中,Medea在這時還考了團員淑娟,長頸鹿的台語怎麼說?有沒有人知道?呵呵~
體形較大的馬賽長頸鹿的斑點類似葡萄葉,邊緣呈鋸齒狀,底色為巧克力色,只分佈在肯亞南部跟坦尚尼亞部份地區。
猜猜這是什麼?剛剛有看到的那一大群,嗯嗯~答案揭曉:是狒狒的屁股!常常看到狒狒的正面,但屁股卻較少見,狒狒的屁股沒有毛耶!
在另一處的草地上,又出現了好幾隻馬賽長頸鹿,腳長脖子長的長頸鹿緩緩從叢林中走出來,忽然又奔跑起來,跑步的姿勢好可愛喔~
警覺心很強的長頸鹿似乎發現了我們的吉普車停在路邊,雖然隔了很遠,但仍然警惕的打量著我們這群不速之客。
吉普車每往前開一小段路,只要一發現動物,立即就會熄火讓大家站起來拍個過癮,這隻奇怪的猴子讓我們驚呼不已,牠的蛋蛋居然是土耳其藍!問了司機為什麼會是這種顏色?司機也回答不出來,應該天生就是這種奇妙的顏色吧!
非洲公主教室:這是紅臉地犀鳥 southern ground hornbill,平時棲宿於樹上,但大多在陸地活動、捕食,通常小群聚生活。
一公一母兩隻鴕鳥背對背而坐,左邊身體顏色較深的是公鴕鳥,右邊顏色較淺的是母鴕鳥,鴕鳥在非洲是很常見的鳥類,幾乎天天都會看到。
吉普車隊拐了一個彎後,全部停在這裡熄火讓乘客拍照,曼雅拉國家公園中以這個地方最有看頭,看到遠處那片密密麻麻的動物了嗎?
這些都是鵜鶘,也就是俗稱的送子鳥,Neo和Medea印象最深的鵜鶘是在希臘聖托里尼島上,船都快開了,我們跑得要死才見到的那一隻,現在想起來,真是美好的回憶。
聖托里尼島上的鵜鶘神龍見首不見尾,在島上待了三天,要離島了才找到,哪像這裡,隨便都一大堆,不過在聖托里尼島上我們可以摸到鵜鶘,在這裡可就不能下車了。
在吉普車上,由於長焦相機難以操控,通常都由Neo掌鏡,而Medea大部份時間都用新進旅遊送的望遠鏡看動物,有時候也會拿出自己的iPod Touch來拍照,回飯店後再打卡po照。
鵜鶘旁有一群斑馬,最動人的一幕就是小小斑馬依偎在媽媽身上撒嬌的樣子,成年斑馬很會照顧小孩,通常都會把小斑馬圍在一群成年斑馬中間保護著。
在最遠最遠的天際線與地平線交會處,有一條粉紅色的線,而且還會動,Neo用相機拉近一看,喔喔~原來是Flamingo!
全團只有Neo手中的相機能拍到牠們,Flamingo台灣稱為紅鶴,大陸稱為火烈鳥,去年去加勒比海坐郵輪時,Medea在巴哈馬還跟一群紅鶴玩,紅鶴的口水臭臭!
一陣狂風吹襲而過,風沙滿天,距離離我們較近的鵜鶘似乎受到驚嚇,有好多隻都騰空飛了起來,但更遠方的紅鶴完全不受影響。
鵜鶘和飛揚的塵土把紅鶴群都遮住了,這也是我們在非洲見到規模最大的紅鶴群,肯亞原本以百萬紅鶴著名的納古魯湖現在都不見了,到時候會再說明原因。
有動物聚集的地方一定有水源,大群鵜鶘和大群牛羚聚集在這個水池旁共同飲水,如此壯觀的景象,在木柵動物園哪能見到?
這隻牛羚喝水喝得好專心,原來牛羚會這樣跪著喝水。專心看動物,都沒發現時間流逝得特別快,兩個多小時一下子就過去了。
吉普車在11:00載我們離開國家公園,回到上廁所的地方,Neo兩三下就跟司機Regy混得很熟,Regy超有趣的,等放上錄影檔後,大家再來看看Neo和Medea是怎麼逗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