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 Neo&Medea一如往常 兩個人在國外過年 可以說
這次增加香港這個行程 就是為了在國外過年 時間過得好快
去年的除夕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 而今年在香港 不知道明年
會在哪裡度過兩個人的除夕?
今天一樣九點多出門 坐上地鐵 要去深水埗的添好運吃早午餐
同樣的 每一站都要照個相 佐敦離我們住的尖沙咀只有一站
佐敦的下一站是油麻地 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景點 例如廟街就在這裡
旺角是繁盛的購物區 也是年輕人聚集的熱門區域 這裡有女人街 砵蘭街 朗豪坊
肥姐小食店 生記粥麵等景點
太子是九龍的傳統住宅區域 算是旺角的延伸 有很多便宜的街頭小吃
香港的除夕 地鐵中人好像少了點 都待在家準備過年嗎?
目的地深水埗到了 這裡是著名的舊區 曾是金氏世界紀錄世界上人口
密度最高的地方 也是香港平均收入最低的地方
看了一下地圖 我們該從B2出口出站才對
一走出地鐵站 就看到這間旅遊書上的坤記糕品專家 這裡的芝蔴糕 白糖糕
紅豆糕 砵仔糕是許多香港人甜美的回憶
Medea一直嚷著很想吃他們的芝蔴糕
Neo對這個也很有興趣
結果......今天是除夕 歲晚暫停! 只賣年糕 蘿蔔糕 其他都沒賣
好可惜啊!!!
穿越這條很有古早味 很像Neo故鄉西昌街夜市的街道 要到福榮街上的添好運
吃飯
添好運還挺遠的 搞錯了幾次方向 隔了二十分鐘左右才找到添好運點心專門點
2010年 添好運剛榮獲米其林一星的評價 許多遊客來香港必定會來吃
添好運的點心
餐廳裡大爆滿! 好不容易等服務生帶我們到內場 挪了一個小桌子給我們
總算能靜下來看看桌上菜單的介紹
招牌點心有圖片 也可以在這張黃色單子上勾選其他的點心
光看名字就覺得都很好吃 於是憑直覺勾了九樣點心
晶瑩鮮蝦餃 水晶餃的餃皮 內餡是隻大蝦子
黃沙豬潤腸 添好運的招牌菜之一 外皮滑嫩 內餡入味
潮州蒸粉果 也是招牌點心 外皮較水晶餃厚一些 而內餡除了肉丸
更夾雜了香脆且粒粒分明的粉果 口感獨特 非常好吃!
家鄉咸水角 炸成金黃色的外皮 第一口咬下時很有彈性 內餡是濃郁
的碎肉塊 份量很紮實飽滿
服務生動作很快 十分鐘之內就送上四樣點心和一壺普洱茶
不會因為客人太多而影響效率
我們每天都是吃兩頓合成一頓的早午餐 豐盛又美味
香港真是美食天堂
Medea超愛潮州蒸粉果 完全打破以前不喜歡水晶餃和燒賣的印象
好好吃的點心!
這是潮州蒸粉果的內餡 除了青菜 那顆粒分明 呈褐色狀的就是最好吃的粉果
許多桌的客人都點了這道家鄉咸水角 不過我們倒覺得味道普通
比其他道點心遜色一點
黃沙潤豬腸很好吃 和蓮香樓一樣 先送上腸粉 再淋上醬汁
但無論是原味或沾醬 都十分爽口
陳皮牛肉球 在鮮美的牛肉球中加了些許陳皮增添風味 一口咬下
晶瑩油亮的湯汁頓時在口中爆發 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牛肉球!
腊味糯米飯 吃了幾樣點心後 覺得肚子不是很飽 於是再加點這道飯
糯米飯一顆顆都沾上腊味 飯粒乾爽不黏膩 十分有嚼勁 很飽肚
杞子桂花糕 原本以為是白色的麵粉作的 想不到卻是透明的顏色
非常鬆軟 輕輕一碰就碎開 而且入口即化 頓時濃濃的桂花香伴隨
清淡的枸杞味 整個散發在口腔鼻腔中 不甜不膩 清爽卻韻味無窮!
昨天早午餐吃蓮香樓 今天早午餐吃添好運 好幸福啊~
Medea實在太愛這個桂花糕 本來Neo想外帶一份 但服務生說
桂花糕太鬆軟 外帶會整個爛掉碎掉 所以不能外帶
招牌菜酥皮焗叉燒包 酥皮由甜牛油麵粉漿製而成 一端上桌
遠遠的就聞到剛出爐的麵粉香
這味道和昨天在蓮香樓吃到的傳統叉燒包不同 較偏西式 金黃香脆
叉燒肉微甜且濕潤 Neo倒是比較喜歡這裡的叉燒包
這是最貴的一道點心 燕窩蛋白燉鮮奶 在熱熱的燉奶上放上一匙
燕窩 非常滋補 對身體很好
這叉燒包應該叫叉燒酥 好香好濃好好吃 怎麼都吃不膩 吃完後
還是意猶未盡
所有點心都吃完後 再以這道清淡的燕窩蛋白燉鮮奶作結尾 淡淡的
奶香味 每一口都咬得到軟軟脆脆的燕窩 雖然一碗要二百多元台幣
但真的很美味
這道燉奶已達到美食中返樸歸真的境界 樸實無華中卻有絕妙滋味
加上滋補且養顏美容的燕窩 強力推薦
我們都習慣在每餐飯後都來個甜點 甚至不吃正餐也要吃甜點
能吃到添好運這麼棒的甜點 人生充滿了光輝啊~
這一餐總共吃了港幣160元 折合台幣約640元 便宜! 真便宜!
不愧是全世界最便宜的星級食府 物超所值啊!
喝杯普洱茶漱漱口 完美的一餐結束了 不過普洱茶實在不合我們的口味
還是習慣喝香片
添好運和我們去過的其他餐廳一樣 人潮洶湧 生意極好
12點37分 全部吃完 挺著大肚子到櫃台結帳
門口外牆貼著許多店家的介紹 果然是家名店
今天雖然點了九樣點心 但還有很多樣還沒吃到 下次如果再來香港
還要再來這裡吃一次
今天是除夕 所以我們要到黃大仙拜拜 祈求未來一年的平安順利
每年都能快樂的出國旅遊
從地鐵黃大仙站出來 就能看到赫赫有名的黃大仙祠
地鐵門口也有兔年的可愛裝飾 等一下繞過這裡再走上樓梯 要先去拜拜
依照路標指示 我們要從這裡進入嗇色園 黃大仙祠就在這裡面
每個人要拿九柱香 依序在三個地方參拜
這就是黃大仙祠的主殿
Medea拿的香比較漂亮 上面有很多圖案 Neo則是拿普通的香
不過這裡的香燃燒起來味道和台灣的不一樣 沒聞過的特殊味道
主殿上從左至右寫著師 道 經 有不同的神像
整個黃大仙祠的主殿就是這樣 供奉東晉時期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
亦供奉儒 釋兩教的神祇 如孔子 觀音等 香火鼎盛
Medea抽到了89號的籤
而Neo抽到這支20號的籤
在黃大仙祠求籤 還蠻有趣的 讓我們想起在日本東京的淺草觀音寺雷門
爆笑的求籤經過
籤筒就放在求籤處旁邊 要用就自己拿 用完再放回來
主殿的左邊和右邊都還有拜拜的地方
往左走是三聖堂
拿著香 繼續往三聖堂拜拜
這個小佛殿的六個面都有掛匾額 Neo喜歡這一面 如果事事都能皆大歡喜
那世上就會少了許多紛爭
雖然不清楚盂香亭裡拜的是哪位神明 但還是祈求我們未來的人生
都能皆大歡喜!
繞了一圈 三個地方都拜完了
黃大仙裡面都有工作人員指引香客拜拜的方向 不能自己亂走
旁邊的一樓和地下樓都有解籤的地方 每個攤位價錢都不同
我們找了這位雲姑來解籤 她國語和粵語都通 雖然收費比較貴
但牆上貼著很多明星的照片 感覺挺專業的
只是她口音很重 聽不太懂她說什麼 不過有全程錄影下來 大概就
是說些好話 還有要注意的事項 我們並不太信這個 只是當作一個
有趣的經驗
在這裡待了一個多小時 要從這個出口離開 其實這裡和台灣的廟宇幾乎都一樣
但總算來過黃大仙祠了
旁邊的店舖賣了很多祭拜用品和年節擺飾
香港人拜拜都喜歡拿著這個風車 台灣倒是沒這個習俗
風車挺漂亮的
迎面而來 好大的一個風車啊! 這個信徒很虔誠喔!
走回地鐵站 我們要再去下一站玩
從黃大仙站坐回到旺角站 要在這裡轉車 我們要再坐荃灣線
愈到傍晚 地鐵站的人就愈多 大家都要回家吃年夜飯了
今天的行程比較悠閒 沒什麼目的地 於是我們便在金鐘下車
Medea想從這裡坐叮叮車到灣仔的鵝頸橋下看打小人
好可愛的叮叮車喔! 一出車站 隨便問了一輛叮叮車的司機
有沒有到灣仔 就坐上車 一路慢慢開過去
我們喜歡坐上層 風景比較好 今天車裡人很多 擠得跟沙丁魚
似的
叮叮車的價錢很便宜 成人只要二元港幣 比台灣公車便宜多了
下車時可以投幣 也可以刷八達通 台灣沒有叮叮車 這是種軌道車
司機會按鈴發出叮~叮~叮~的聲音來警告行人注意
造型很復古 很懷舊的感覺 很有趣的交通工具
司機和一名熱心的乘客提醒我們鵝頸橋到了 該下車囉!
Medea終於坐到一直很想坐的叮叮車 很開心^^
一下車就看到許留山 十多年前台灣還蠻多家分店的 可是
後來都倒光了 其實現在在香港也不常見到許留山
我們在鵝頸橋下找了好久 就是找不到阿婆在打小人 找個菜販問問
才知道直到昨天都有打小人 但今天是除夕 不打小人 過完年後才
會有 啊啊~~~好失望啊!
來的時候坐叮叮車 回去還是搭地鐵比較快 我們準備坐回中環
去郵政總局把昨晚寫的明信片寄回台灣
花了不少時間才走回中環的郵政總局 昨晚總共寫了三張明信片 今天
一起寄出去
一張寄給Neo的爸媽 一張寄給Medea的爸媽 一張寄回我們家
上次在希臘寄給Medea媽媽的明信片不曉得流落何方 到現在
都還沒收到 被埋怨了好久 這次在杜拜寄了一張 香港再多寄
一張 總會收到吧.....
還是中環最熱鬧最好玩 可是除夕夜 很多店舖都提早打烊了
走得有點渴 在這家還沒打烊 而且旅遊書上也有的春回堂
買杯茶喝
原本想買龜苓膏 但已經賣完了 所以就買了這杯涼茶喝
熱熱的涼茶 一入口有點苦 但吞下喉嚨後會有種回甘的
感覺 蠻好喝的
現在五點多 春回堂六點打烊 還好我們誤打誤撞 多拜訪了
這個景點 晚餐時間到了 該去找吃除夕年夜飯的餐廳囉!
年夜飯還是要有中國人的味道才像樣 Neo對蓮香樓念念不忘 剛好
這裡還在營業 於是就決定在這邊享用兩個人的年夜飯
這個時間沒有早餐的點心 但菜單上的其他菜都有
剛進來時 餐廳裡沒什麼人 連服務人員都撐著下巴坐著休息 感覺有點冷清
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點菜比較好 於是便請服務人員幫我們配一套兩個人的
年夜飯
可能是人少的關係 服務人員對我們的態度很友善 不像早餐時那樣沒耐心
讓我們感受到過年的溫暖 這是今天例湯 粉葛鯪魚煲豬踭
粉葛口感很像山藥 但不太確定 豬踭吃起來就像排骨肉 煮得很軟爛
湯頭鮮美 份量十足 光這碗湯就餵飽我們一半的胃
糖醋排骨十分入味 甜甜的醬汁 有咬勁的里肌肉 讓人忍不住一口
接一口
這是招牌菜之一的明爐烤鴨 鴨肉緊實 但一咬即斷 脆皮又香又脆
鴨肉富含肉汁 完全不乾澀 讚!
我們點了三菜一湯 加上兩碗飯和一壺普洱茶 兔年年夜飯
in 香港 蓮香樓 ^^
菜的份量很多 雖然只有簡單的三菜一湯 但兩個人吃應該還有剩
這樣也不錯 年年有餘嘛!
等了好久 最後一道魚香茄子還是沒送上來 連服務人員
都走過來問我們怎麼還不吃? 不管了 先開動!
好豐富的年夜飯 餐廳裡也比剛才熱鬧了 愈來愈有圍爐的氣氛
在國外過年真愉快啊~
這道魚香茄子很花工夫 等了很久之後才上菜 茄子表皮略硬
但內裡鬆軟 辣辣的魚香肉醬很下飯 Medea吃得讚不絕口
服務人員手寫的點菜單 龍飛鳳舞 實在認不出中間那兩道菜名是什麼
隨著時間愈來愈晚 原本冷清的餐廳變得非常熱鬧 人人高談闊論 雖然有點吵
但這才像除夕夜圍爐的感覺嘛!
香港的除夕夜 街道上有點冷清 但我們的心裡卻很溫暖
和人生中的伴侶在異鄉享受兩個人的新年 沒試過的人
一定要試試 很幸福的!
Neo在吃完年夜飯後 肚子突然一陣劇痛 只好先坐回尖沙咀
回房間休息一下後再出門繼續玩
休息一下後 Neo好多了 雖然肚子不餓 但想到還沒吃到飯店附近的
澳門茶餐廳 心裡總是癢癢的 去吃個點心吧!
有不少人在這裡吃年夜飯 不過我們吃飽了 只打算點些小點心和飲料嚐嚐就好
桌子上擺了這些東西 幾乎佔滿半張桌面
這裡感覺比較西式新潮 和第一天吃過的翠華茶餐廳的復古風感覺不同
首先先來個澳門的葡式蛋塔 我們也很久沒吃過葡式蛋塔了
上次吃葡式蛋塔是一年前在葡萄牙時吃的 那是最道地最正宗的味道
而澳門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自然也學會這項食品 是不難吃啦!
不過比起在葡萄牙老店吃到的那個正宗葡式蛋塔 感覺遜色許多
這個冰火菠蘿油也讓人有點失望 麵包很普通 也沒什麼香味
翠華茶餐廳的好吃多了
奶茶也比不上蘭芳園的道地 唉呀~我們一直嫌 嘴巴真是愈養愈刁了!
不過在香港倒是第一次喝到奶茶加咖啡的鴛鴦奶茶 咖啡味還蠻濃的
甜甜苦苦的口感 勝過這裡的絲襪奶茶
比較各家茶餐廳後 我們未來如果再有機會來香港 應該不會再光顧這間澳門
茶餐廳
但來這邊唯一的好處 就是讓我們回憶了去年的葡萄牙之旅
招牌上的那隻彩色大公雞 我們家的橱窗裡還擺著一隻喔!
葡萄牙很好玩 Neo很懷念那裡好吃的葡萄
走出澳門茶餐廳後 忽然看到好幾台警車 而且拉上封鎖線 一堆人在圍觀
過了沒多久 就看到警察們押著一個身上有血跡 臉上傷痕累累的人出來
居然無意中看到香港警匪片在眼前上映! 刺激精彩啊~ 這時有個外國人居然
拉開封鎖線要往前走 馬上被警察喝止 他還傻傻的問Neo發生什麼事了
真是搞不清楚狀況啊!
每個禮拜都會在台灣的租書店看港漫的Neo 見到香港書報攤也有在賣
最新一集的港漫 很興奮 Medea本來想買一本 但Neo覺得回台灣
租來看就好 不需要買
這間雞蛋仔傳出陣陣香味 Neo看了很久 很想買一個來吃
可是肚子實在太飽 買了也吃不下
Medea看了旅遊書上的介紹 想來這家商場裡的一間年輕人開的店
買個打小人玩具 彌補一下下午在鵝頸橋下沒看到打小人的缺憾
結果店居然早就倒了!!! 又是個殘念.....
雖然是除夕夜 但還是很熱鬧 從尖沙咀坐地鐵到佐敦 我們打算
去找那邊很有名的澳洲牛奶公司和義順牛奶公司吃個燉奶當點心
好不容易在烏漆抹黑的小巷中找到澳洲牛奶公司 結果 除夕休息啦~
啊啊~~~~~~~~~~~ 算了 還有一家義順牛奶公司可以指望
問了警察先生路該怎麼走後 找到了義順牛奶公司 更大的打擊來了
也是一樣關門休息啦~~~ 好失望喔!!!
傍晚時在海天堂沒吃到龜苓膏 有點惋惜 剛才又在澳洲牛奶公司和義順牛奶公司大受打擊
但卻在附近看到這家海天堂 走 進去吃個點心吧!
除夕夜 而且又很晚了 店裡只有一位客人 其實我們才剛吃完年夜飯沒多久
肚子還很飽 所以兩個人合叫了一碗龜苓膏
menu就壓在桌子下 除了龜苓膏 還有龜苓膠 枇杷膏 茯苓膏
和飲料可以選擇
這碗龜苓膏是用龜板 鱉甲 茯苓和二十多種中藥材熬成 原汁原味
入口有點苦味 但藥效十足 對身體非常有幫助
除了在店內吃 也可以外帶 一碗二百元台幣
喜歡甜食的Neo 不習慣那苦苦的味道 所以就拿桌上的糖漿加著吃
果然! 加了糖漿的龜苓膏變得十分順口 好吃極了!
不過Medea還是喜歡原味的龜苓膏 最後一口 就讓Medea吃掉囉~
吃完龜苓膏後 夜也深了 準備回飯店休息了
Neo的外國朋友們都覺得青蜂俠劇情so so 台灣人之所以那麼瘋
是因為周杰倫在裡面演了佐藤的緣故
大年初一另外也上映了吳君如和古天樂合演的喜劇片神奇俠侶
歡樂的過年 看看這種純娛樂不傷腦筋的喜劇片笑一笑 也是
很不錯的
喜來登飯店二樓大廳佈置得很有過年氣氛 雖然今年不像以往有那麼多
團員一起乾杯互祝新年快樂 但少了份熱鬧 卻多了份屬於二人的溫馨
寧靜 Neo也照往例 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迪拉姆 加上一些港幣和
台幣 包了一個紅包給Medea 作為這次旅行的紀念 晚安囉~香港
今晚還要守歲 明天大年初一見~